“關于能源和環保的內容非常多,關于改革的篇幅非常大!”3月5日上午,剛聽完政府工作報告的人大代表們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紛紛發出這樣的感慨。記者仔細研讀報告后,深感此言不虛。
成績單:“能耗強度下降4.8%,是近年來最大降幅”
報告回顧了過去一年的工作。在報告的簡要序言部分,“能源”即占得一席之地。
在論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時,報告在列出國內生產總值、價格、就業等方面取得的來之不易的成績后,也明確提及“能耗強度下降4.8%,是近年來最大降幅”。能耗指標和關鍵宏觀經濟指標并列,可見這一成績的重要,也說明了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水平,同時表明了我國用更少能源消耗取得更高經濟增長的綠色發展追求。
在國家統計局剛剛發布的《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我們還能看到更多有關能源的成績:全年能源消費總量42.6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2.2%——這是近年來的最低增速;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6.0%,煤炭消費量下降2.9%——這是多年來的首次下降;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到能源消費總量的16.9%,每千瓦時火力發電標準煤耗下降0.67%……在報告列出的2014年成績單中,關于能源的還有:“能源等領域價格改革加快”——這背后的新聞事件包括:在深圳市和內蒙古西部電網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推行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調整了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價格等。
“繼續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作為改革的重頭戲。國務院各部門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項行政審批事項”——這之中自然也包括能源行政管理部門的作為。如去年國家能源局即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17項,占國家能源局原有審批事項的68%。
“電力、油氣等領域對外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中國裝備正大步走向世界”——我們猶記得在國家領導的親力親為下,我國和中亞、俄羅斯等地區和國家的油氣合作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突破,以及國家領導人親自向國外“推銷”核電等裝備的情景。
任務表:“能耗強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
在總體部署2015年的工作時,報告開篇仍將“能耗強度”作為和國內生產總值、居民消費價格、就業等并列的關鍵指標,提出“能耗強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
考慮到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預期目標為7%左右,可知今年的能源消費增幅須控制在3.7%左右,總量為44.2億噸標準煤左右。
容易發現,能源消費總量增長的預期高于去年,能耗強度下降的預期低于去年。不過,這仍然是新世紀以來較低的總量增幅和較大的能耗降幅。根據報告,制定這些預期目標是考慮到必要性和可能性的,也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與經濟總量擴大和結構升級的要求相適應,符合發展規律,符合客觀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