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季度看,各季度增速依次為6.0%、7.4%、-5.6%和3.8%。2014年夏季極端持續高溫天氣較2013年同期明顯偏少,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出現涼夏,當季增速同比大幅回落23.2個百分點,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58.9%,是導致當季全社會用電量低速增長的最主要原因。
分地區看,西部地區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增長7.7%,東部和東北地區同比分別增長2.4%和2.0%,中部地區同比下降3.1%。三季度,中部地區同比下降18.4%,其中,河南、湖北、安徽分別下降26.2%、24.2%和23.8%,東部地區同比下降3.0%,其中,上海、江蘇和浙江分別下降36.2%、24.7%和21.0%,但廣東同比增長24.2%(見圖4)。
3、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比上年回落,信息業消費持續保持旺盛勢頭
2014年,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6.4%,同比回落3.8個百分點,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貢獻率為19.9%,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超過其所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7.8個百分點。
分季度看,各季度同比增速依次為6.6%、7.1%、3.8%和8.6%,受氣溫偏低及同期基數高等因素影響,三季度增速明顯偏低。第三產業內各行業間增長形勢差異較大,住宿和餐飲業用電量僅增長1.2%,增速同比回落4.1個百分點;受宏觀經濟趨緩影響,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用電量增長5.7%,增速同比回落4.0個百分點;受經濟轉型驅動,信息消費保持旺盛勢頭,信息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用電量增長11.4%,增速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
分地區看,東部、東北和中部地區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4.8%、5.5%和6.3%;西部地區增長11.7%,主要是在信息業、公共事業及管理組織、商業住宿和餐飲業用電量增速明顯領先于其他地區。
4、四大重點行業用電量增速同比回落,設備制造業用電量保持較快增長,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效果顯現
2014年,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7%,增速同比回落3.4個百分點,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72.7%,略低于其所占比重(73.6%)。分季度看,各季度增速依次為5.3%、4.9%、2.0%和3.0%。分地區看,西部、東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分別增長5.6%、3.3%、3.0%和0.8%,同比分別回落5.0、2.8、2.8和2.5個百分點。
2014年,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7%,其中,輕、重工業分別增長4.2%和3.6%。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6%,增速同比回落4.6個百分點,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用電量下降1.6%;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用電量增長1.2%,增速同比回落6.4個百分點,火電發電量負增長導致發電廠用電量增速下降是其重要原因;制造業用電量增長4.5%,增速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三大門類中回落幅度最小。
分地區制造業用電量看,西部、東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同比分別增長6.8%、4.1%、2.9%和0.6%,增速同比分別回落3.5、2.2、1.2和2.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制造業用電量增速繼續領先于其他地區,但增速回落幅度也最大。制造業日均用電量6月達到86.5億千瓦時/天的高位,經歷7~10月持續小幅回落后連續回升,12月達到86.7億千瓦時/天,創歷史新高。
2014年,化工(化學原料及制品業)、建材(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四大重點用電行業合計用電量同比增長3.7%,增速同比回落2.7個百分點,各季度增速分別為4.2%、5.0%、3.7%和2.1%,呈現先升后降態勢;化工、建材、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行業用電量增速均同比回落,分別回落1.8、1.0、5.4和1.1個百分點。設備制造業(包含通用及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電氣電子設備制造業)、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8.1%和9.3%,是制造業中用電形勢表現最好的兩個行業。上述變化,反映出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效果顯現。
5、中部和東北地區用電量低速增長,中部和西部地區用電量增速比上年回落幅度偏大
2014年,東部地區全社會用電同比增長3.5%,增速同比回落3.1個百分點。分季度看,各季度增速依次為4.1%、5.1%、1.3%和3.8%。分產業看,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長3.3%,增速同比回落2.8個百分點,其中四大重點用電行業增長3.0%,增速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長4.8%,增速同比回落3.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長2.4%,增速同比回落5.4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下降3.0%,增速同比回落20.7個百分點。分省份看,京津冀地區受節能減排、APEC會議等因素影響,北京、天津和河北用電量增速均低于2.7%,增速同比分別回落1.8、4.6和3.7個百分點;長三角地區受夏季氣溫偏低及上年同期高溫天氣等因素影響,上海、江蘇和浙江用電量分別下降3.0%,增長1.1%和1.5%,增速同比回落幅度均超過6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用電量同比分別下降12.5%、4.4%和7.2%;珠三角地區由于氣溫因素(當年一季度氣溫比上年同期偏冷、二季度以來高溫天氣天數比上年同期多)以及經濟運行相對平穩,廣東用電量同比增長8.4%,對全國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高達20.2%。
中部地區受夏季氣溫偏低及上年同期高溫天氣等因素影響,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7%,增速同比回落5.2個百分點,是增速回落幅度最大的地區。分季度看,各季度增速依次為5.8%、4.5%、-4.1%和1.7%,三季度增速同比大幅回落17.5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長3.0%,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其中四大重點用電行業增長1.1%,同比回落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長6.3%,同比回落7.0個百分點;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下降3.1%,同比回落15.1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下降18.4%,同比大幅回落39.9個百分點。分省份看,地區內各省份用電量增速均低于上年,其中安徽、湖北和湖南同比分別回落8.5、6.4和5.1個百分點,三季度安徽、湖南和湖北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別下降6.4%、5.9%和6.3%;山西用電量同比下降0.5%,全年共有7個月用電量負增長,河南同比增長0.7%,8月以來各月用電均為負增長,主要是第三產業、城鄉居民生活、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用電增速下降較多(見圖5)。

西部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4%,同比回落4.5個百分點。西部地區用電增速仍持續領先于其他地區,用電量所占全國比重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由于具有資源及電價優勢,西部地區四大重點用電行業所占全國比重提高至41.3%,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是比重唯一提高的地區。但是,在當前國內宏觀經濟趨緩,工業行業尤其是高耗能行業產能過剩、產品價格下降的背景下,各地區均存在結構調整壓力,高耗能行業用電增速放緩,帶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回落,西部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回落幅度較大就有這一重要原因。分季度看,西部地區各季度用電增速依次為8.4%、6.7%、5.4%和5.2%,增速逐季回落。分產業看,西部地區各產業用電量增速均明顯領先于其他地區,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長5.6%,同比回落5.0個百分點,其中四大重點用電行業同比增長6.2%,同比回落4.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用電增長11.7%,同比回落0.7個百分點;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增長7.7%,同比回落3.0個百分點。分省份看,全國僅有的三個用電量增速超過10%的省份全部在西部地區,分別為新疆(11.7%)、西藏(10.9%)和內蒙古(10.8%),受高耗能行業用量增速回落影響,新疆、云南、甘肅和青海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比上年回落幅度超過5.0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