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安信證券而言,落下的板子拍到實處,23個IPO項目遇阻,再融資停滯。原定上會和定增的企業取消發行申報文件審核。
2年后,靴子落地。
2013年,證監會對華銳風電立案調查,懷疑其存在虛增利潤的行為。如今,華銳風電受到處罰。
然而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這份遲來的處罰書不痛不癢。一方面,華銳風電罰單60萬,仍顯上市公司造假成本過低;一方面,股民空等兩年時間才能索賠,維權成本太大。
對于安信證券而言,落下的板子拍到實處,23個IPO項目遇阻,再融資停滯。原定3月6日上會的深圳奇信建設取消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西藏礦業公告稱定增審核暫時中止。
虛增利潤調查兩年
早在2013年3月6日,華銳風電公告稱,經自查發現,2011年度財務報表的有關賬務處理存在會計差錯,具體而言,即所有者權益、營業收入、營業成本以及凈利潤四個方面。其中,凈利潤差異比例為21.70%,會計差錯導致的差異為-1.68億元。
華銳風電自曝家丑,引起社會關注。2013年5月29日,證監會隨即決定立案調查;在2014年1月12日,證監會進行二度立案調查。
兩年后,2015年1月8日,證監會發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通報了華銳風電虛增利潤,違法違規調節營業收入等行為的調查結果,并對華銳風電處以60萬元罰款,對相關高管進行處罰并決定市場禁入。
上海東方劍橋律師事務所吳立峻律師表示,從此次證監會行政處罰的時間判斷,應當僅包括2013年5月29日立案調查事項,而證監會在2014年年初給予華銳風電的立案調查事項何時會有結果還是未知之數。“目前股民已經通過不同渠道陸續向我寄材料,我們準備向法院提起索賠。”吳立峻律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
相較萬福生科案,此次華銳風電立案調查時間較久。
吳立峻向記者解釋,“公司是在2011年上市,2013年公布的會計更正,指的是2012年年報,當時大家普遍質疑華銳風電上市之前亦存在造假。但是證監會調查兩年,兩年后的行政處罰書讓人很失望,因為認定的造假時間點只是年報,不是上市前。處罰內容還是原來的內容(公司自曝會計更正)。”
“雖然證監會亦有二度立案調查,但是第二次調查對應的時間點,應該是華銳風電公告會計更正后到2014年期間,目前還在調查當中,可能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
據其分析,根據安信證券的行政處罰,一件事不會給兩次行政處罰,因此基本上可以確定,證監會并沒有調查出華銳風電在上市前可能涉嫌造假的情況。
在吳立峻看來,兩年的調查內容沒有進一步的進展。“股民原本可以在2013年就能進行索賠,卻白白浪費了兩年時間,股民很無辜,調查結果令人遺憾。”
深圳一名投行人士表示,“證監會立案調查需要多久,這要看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