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兩會召開之前瘋傳的「穹頂之下」紀錄片,激發當地環保意識,推升近期臺股的「風電概念股」上緯、F-永冠等連番飆漲。而連接器線廠信邦(3023)身為全球風電巨擘GE、丹麥Vestas的重要供應商,今年以來風電出貨量大幅攀升,佔營收比重突破1成,預期今年度的風電成長幅度將挑戰18-20%水準。
風電發展已有一段不短的時間,而隨著風機本身的體積越做越大、單位發電量越來越高,也使得風電的發電成本越來越具有競爭力,在各類替代能源當中可說是最便宜。
信邦在國內的連接器線廠當中,營運的模式與F-貿聯相似度最高,都是同時橫跨消費、工業、醫療、車用和節能等領域,以信邦來說,節能領域當中又分為風電和太陽能,去年來自于風電的營收達10.92億元、佔營收9.4%。
值得注意的是,信邦今年前2月來自于風電產品的營收大增、已達2.61億元,佔營收比重拉高到13.4%,正式突破一成大關。法人評估,信邦今年來自于風電產品的營收貢獻挑戰13億元,至少可達營收的一成,相較于去年度則是成長逾18%,不排除挑戰20%大關,躋身為「風電概念股」。
從信邦的風電客戶來看,全球前五大當中,已有GE、丹麥Vestas、中國大陸的金風到手,另外還有成長力道強勁的遠景,是推升營運快速成長的關鍵。
由于來自于客戶端的需求強勁,加上考量到中國大陸地區勞動成本快速攀高,信邦目前正在尋求東歐和美洲的適合地點,以就近服務客戶的方式前往設點。
在當紅的「物聯網」方面,信邦董事長王紹新指出,已經切入發電廠用的電源監控、穿戴式手表模組、智慧醫療、製造機器人等眾多新產品線。法人評估,信邦今年第一季營收挑戰30億元,EPS約1.1元,全年EPS則有4.1-4.5元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