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廣東深圳福田區梅林梅秀路,一些市民發現一棟六層樓高的商住樓樓頂立著20根高約5米的鐵柱子,每根柱子頂端都有一個球狀物體,隨著微風不停地轉動,貌似唐僧手中的錫杖。原來,這是深圳市民林文奇歷時4年自主研發的磁懸浮風力發電機。記者了解到,這種發電機只需1級風即可讓風機轉動,發電量超過傳統風力發電機35%以上。
此種磁懸浮風力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是:采用磁懸浮技術,結合超級磁鐵的磁力,將電機線圈懸浮于一定的空間,在沒有任何機械摩擦的情況下,依靠風力推動電機轉動并切割磁力線發出交流電,并儲存于電池中。
這一科研成果分別于去年12月31日和今年1月20日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專利。
專家介紹,相比于傳統水平軸式風力發電機而言,磁懸浮風力發電機雖然造價高昂一些,但其優點非常突出:第一,前者帶有尾翼,必須隨風向變化轉動風車;后者依靠陀螺式風翼旋轉,不隨風向變化改變軸心。第二,前者噪音大,無法克服不定風向帶來的抖動,電機、葉片容易脫落,3年須更換一次配件;而后者運轉穩定,無噪音,各種機件壽命長,不易脫落,可連續工作20年以上。第三,前者要求空曠無遮蔽的大空間;而后者對空間要求低,無論市區、郊區、沿海山區皆可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前者啟動風速至少2.5m/s,而后者僅需1m/s風速即可啟動,風速超過40m/s也可照常運轉,且風速越高發電效率越高,發電量可比前者增加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