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截至目前售電牌照遲遲未發。曾鳴曾表示,售電業務放開將面臨錯綜復雜的制約因素,其復雜程度要遠超此前的發電側放開。
“政府想要把售電牌照對應的各種細則梳理清楚,而后再以成文形式推出,之后再發牌照,這肯定會耽誤不少時間。”一位新能源分析師也向記者指出。
“發電側主要面對電網,售電側則需面對多種用戶,特別是居民用戶。居民用戶長期享受低電價的普遍服務,通常需要依靠交叉補貼來支撐。但這種補貼是暗補,到底需要補多少?補貼又將如何使用?這些都不透明。”曾鳴認為,第一張售電牌照下發會非常慎重。
此前方正證券研報預計,第一批牌照將發放給試點區域內擁有國資背景的發電公司,比如深圳能源、深南電、粵電力等龍頭發電企業。
曾鳴也認為,由電源企業介入售電業務這條路子比較可行,電源企業多是國有企業,包括五大發電集團、各省屬發電公司,所以即使在改革中出現了一些狀況,如在制定具體細則時沒有想到或者推動過程中產生了新問題等,會相對比較容易解決。同時,凡是進入售電業務的市場主體,現階段都需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不能完全唯利是圖,而央企、國企原本就需要承擔這類社會責任。
“一定是像深圳能源這樣的國企會最先拿到牌照,這基本上符合所有研究員的預期,目前發放牌照還有一段時間,預計今年底前便會發放首批售電牌照。”上述分析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