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枚疾進的轉型亟需巨額資金支撐。當經營上的“造血”功能大幅下降后,三一集團將目光投向了其他籌資途徑。盡管挖掘機板塊香港IPO計劃受行業低迷及銷售模式等原因影響,進展不順,但去年12月,三一集團將其持有的三一重工1.5億股和3億股分別轉讓給上海朱雀投資和陳發樹,獲得資金31.5億元;今年4月,三一集團再次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三一重工股票1.91億股,套現19.31億元;5月20日,三一重工發行45億元可轉債亦獲得通過。
對于這些籌資行為,三一集團解釋稱,所獲資金將致力于業務轉型升級,主要用于民營銀行籌備項目、機器人及智慧工廠研發項目、流程信息化提升項目等方面。
工程機械長期萎靡,三一重工等多家企業今年正抓緊布局軍工產業。
工程機械企業加速布局“民參軍”時代
目前,軍工領域開放、軍工資產證券化等受到各界關注。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5月6日稱,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京表示,軍工開放步伐不斷加快,“軍轉民”(軍用技術轉民用推廣)、“民參軍”(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軍民結合、寓軍于民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成效明顯。
此前的4月16日,工信部發布《軍民融合深度發展2015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啟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2015專項行動,加大對“軍轉民”和“民參軍”項目、軍民結合產業發展等的資金支持力度,引導更多社會資金進入軍民融合發展領域,更好統籌軍隊建設和民用建設。
隨后,申萬宏源對“民參軍”上市企業進行了調研,在其研究發布的系列報告中稱,2015年是“民參軍”未來黃金十年的元年,目前,“民參軍” 已超過80家,主要涉及北斗產業鏈、導彈光電器件、新型材料、機電產品、航空航天配套、艦船配套裝備、航空發動機新材料和通用航空等眾多領域,包括銀河電子、常發股份、海特高新、佳訊飛鴻、通達動力等企業。
在工程機械行業,除三一重工外,實際還有部分企業也將觸角探向了“民參軍”領域。
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中聯重科在軍工產業已布局多年,其旗下多個實體(部門)具備軍工生產資質,部分通過二級保密資格認證,已持續供應軍工產品,涉及北斗導航、應急交通、海陸艦船等多個領域。2014年7月,國家應急交通運輸裝備工程技術中心分中心暨產業化基地落戶中聯重科,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學院院長紀海泉稱,該基地將實現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長期來,徐工集團也參與了軍工裝備的研發與生產。在今年3月的徐工集團軍品精益服務啟動儀式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工程兵軍事代表局局長尚高峰,工程兵軍事代表局、駐蚌埠地區軍代室等軍方領導前往列席,其在軍工領域的受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山河智能董事長何清華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山河智能已具備軍工生產資質,總裝備部、總后勤部均有產品訂單,“我們提供的不是通用產品,而是遙控智能化產品,還有一個重大型號項目,這個在民參軍企業中是極少的。”
“‘民參軍’是工程機械企業轉型升級很好的一種路徑選擇,創新型、智慧型裝備將成為未來軍民結合產業發展中的藍海。” 中聯重科副總裁孫昌軍說。
上市公司“參軍”三模式
有媒體報道,今年以來已有包括恒天天鵝 (000687.SH)、東方通 (300379.SZ)、新研股份 (300159.SZ)、積成電子 (002339.SZ)等80多家公司躋身軍工概念。
上市公司介入軍工領域的主要路徑有三類:
通過并購或者與科研院所合作快速獲得的局部技術優勢
新研股份、通達動力(002576.SZ)等公司,還有正在籌劃重組的恒天天鵝、盛路通信(002446.SZ)均將通過收購軍工企業進入軍工領域。
獲得軍工保密資格或者軍工訂單
今年東方通、大港股份(002077.SZ)、中原內配(002448.SZ)獲得軍工保密資格,達剛路機(300103.SZ)、宗申動力(001696.SZ)等多家公司成為軍隊物資采購入庫供應商。
通過設立軍工產業基金的方式進行布局
積成電子、堅瑞消防(300116.SZ)、和晶科技(300279.SZ)均曾公告將設立軍工產業基金,為公司在軍工領域的產業發展尋找合適的投資及并購標的。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版權作品,轉載時須注明來源,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