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消費者“按需”獲取服務的全新商業模式,正方興未艾。例如,消費者對能源獨立表現出了濃厚興趣,全球約有57%的消費者表示會考慮進行相關投入,以實現電力自給。處于18-34歲年齡段的消費者對此表現出的興趣最為濃厚,這或許說明分布式能源生產和存儲技術的市場正在不斷擴大。
平臺革命
雖然能源供應商推出新產品和新服務的機會層出不窮,但未來并不會由某一產品、流程、服務或解決方案所決定。“埃森哲2015年技術展望”指出,“平臺革命”是推動下一波突破性創新和顛覆性增長的五大關鍵趨勢之一。
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數據,“2013年,在市值位列全球前30名的企業中,有14家企業屬于平臺導向型企業——在這些企業建立和主導的平臺下,買方、賣方和無數第三方都能進行實時溝通。”
盡管數字行業平臺為其他行業帶來了巨大價值并引發空前顛覆,但埃森哲認為,就天然氣、電力和自來水等公用事業而言,這些行業正處于平臺革命的邊緣。
其平臺化轉型,最大的挑戰首先來自從“個人”到“伙伴”的心態轉變:“單打獨斗”力量甚微,企業的未來不僅取決于自身(“個人”)的成功努力,還依賴于整個平臺生態系統中所有參與方(“伙伴”)的成功。
越來越多的領先企業,開始利用“請他方代勞”這種非常規的方式促進創新。通過對外開放自身平臺,企業可將之作為“創新沙盒”,使聯盟伙伴、初創企業乃至消費者均能在“沙盒”中展開安全、有創意的實驗。
另一個挑戰是實時化(消費)商業模式。對于參與能源交易的交付一方而言,實時化運作并非新鮮事物。但就消費端來說,實時化卻是嶄新的概念。數字平臺則為消費者賦予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如買賣多余能源、獲得停電消息更新、在價格高于一定水平時提示更換供應商等。
埃森哲“提供全新能源消費體驗”研究發現,93%的受訪消費者表示愿意進一步了解智能電表的諸多功能。他們期望能在用電行為、電力產品和電力服務上獲得個性化建議以降低電費開支,并在賬單額度可能高于正常情況時提前收到通知。
從P2P平臺、蓄能、電動汽車到可再生能源,各種技術進步正在為消費者創造獲取能源、儲存能源乃至售賣能源的全新方式。這些變化代表了公用事業向全新數字化運營方式的轉變。無論秉承何種價值主張,成熟的平臺都應反映或具備如下特征:可選擇,公平,開放,標準化,互聯以及安全。
公用事業正在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徹底變革,數字化正在釋放著各種新的價值機遇——就產業平臺而言尤是如此。具體而言,能源供應商須著重考慮未來戰略的六大關鍵要務:構建“數字基因”,提供輕松體驗,搭建靈活平臺,推動數據分析型洞見,快速創新和鞏固戰略合作。
所謂構建“數字基因”,即透過數字化視角改造企業——從戰略、業務模式,一直延伸至運營與治理模式。
提供輕松體驗,即通過提高下一代數字化客戶能力、優化自助服務互動并積極滿足消費者需求,由此完善客戶體驗。
搭建靈活平臺,即搭建數字化平臺,以此促進實時化業務模式、新興能源解決方案和客戶驅動型創新。
推動數據分析型洞見,即利用實時可行洞見和分析能力來完善以客戶為中心的決策,并提高業務效力。
快速創新,即通過把握最新機遇并為消費者賦權,使消費者成為市場營銷和創新伙伴,以此加快新產品和新服務的開發與上市速度,推動業務增長并實現更大的長期價值。
鞏固戰略合作,即通過與其他供應商合作并建立非傳統聯盟來加快創造價值。
盡管存在各種不確定性和干擾因素,能源供應商仍可透過數字化視角,來尋找推動盈利增長、降低成本和完善客戶體驗的切實之道。數字化的工具、系統、能力和技術,將是企業在未來幾年中取得成功的關鍵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