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路股份發布的高空風能示范電站發電研發進展公告稱,中路股份控股子公司廣東高空風能技術有限公司位于安徽蕪湖縣的高空風能示范電站項目,自5月4日至7月12日進行了9次放飛發電運行,運行高度為132-488米。設備累計發電時間為53小時,共發電量3.1萬千瓦時。一則公告再次將神秘的高空風能技術帶入人們的視野。
中路股份看上高空風能發電
早在去年9月,主營自行車的中路股份重金入股全新的清潔能源項目——高空風能發電時就曾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中路股份方面表示,傳統風力發電存在諸多不足,一方面主流的風力發電技術主要集中在低于100米的空間內,該高度內風能儲存不足,發電機組有效利用小時遠低于火電和水電;另一方面低空風電受地勢影響較大,風向有較高的不確定,因此需要較多支架和葉片收集風能,因此也造成了低空風電占地面積大,造價昂貴。
相比之下,高空風能是一種儲量巨大、分布廣泛的可再生清潔能源,其理論發電時間可以超過95%,年發電時間可高達6500小時以上。同傳統風電相比,高空風電投資成本約為常規風電的1/3-1/2,發電成本約為1/3,而占地面積僅為1/30,并且無噪音,對環境影響較小。
實際上,過去兩年時間,在美國、歐洲涌現了一批研發高空風電技術的公司,經粗略統計,目前高空風能發電公司全球已經有50多家。
有外媒報道稱,當前,全球許多公司針對高空風能的利用技術投入了大量研發,其成果或許將在2015年前后打開高空風能的市場。
高空風能與用電格局天然匹配
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中心的相關專家告訴記者,我國低空風能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區,而用電負荷在東部,這造成目前風電要大規模外送的難題。而高空風能與我國的用電格局存在著天然的匹配。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對全球風能密度的測算,由于我國特殊的地理環境,當高度超過500米后,風能密集地區便逐漸向東南沿海移動,在3000米到10000米范圍內,高空風能資源最密集的區域正好集中在華東、華中、華南等經濟最發達地區,如果高空風能可以大規模收集利用,則無需耗費巨資建設長距離、大容量的輸電通道。
據記者了解,目前在國內從事高空風能技術的只有廣東高空風能技術有限公司一家。該公司于2009年11月落戶廣州開發區。2013年,該公司注冊成立了蕪湖天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推進蕪湖高空風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