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疆風力發電的快速發展,風機數量也越來越多。如果不考慮可持續發展,現在的環保風機在數十年后可能會造成新的污染。”8月30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程曉輝說。
在第八屆中國科學院——新疆科技合作洽談會上,經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駐新疆辦事處牽線搭橋,上海天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同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分別簽署了風機基礎健康檢測研究項目、風電場植被恢復以及育種研究項目、風機塔架長期健康檢測項目科研合作意向書。這意味著三所大學的頂尖科研成果正式在新疆進行轉化,同時還將依托天矢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達坂城風電場共建項目研究實驗室。
由清華大學支持的風機基礎健康檢測研究項目將著眼于考慮陸上風機失效模式和變形行為對風機基礎安全性的影響,采用先進健康監測方案對風機基礎的運營狀態進行長期監測,并預警可能發生的事故,為大型風機正常和有效運轉提供決策科學依據。由浙江大學主持的風電場植被恢復以及育種研究項目將會極大改善西北地區風電場的植被,同時也會對已建以及在建風電場產生積極的效益;由同濟大學主持的風機塔架長期健康檢測項目旨在建立一整套針對現役風力發電塔架的健康監測系統,通過采集塔架結構在風、地震、溫度等環境荷載作用下的動力響應,包括加速度、風向、風速等直接對結構進行性能評估,并通過網絡傳輸以及云端存儲,實時對結構進行動態檢測以及評估。
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韓士杰表示,三個科研項目的簽署填補了國內在此方面的研究空白,對于西北地區風電場植被恢復以及育種,國內風機基礎以及塔架的長期健康檢測具有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