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當前環境形勢發展的影響,風電業內的發展已經完成重大蛻變和創新,2015年上半年風電新增容量同期增長45%,加上2016—2020中國十三五風電規劃等利好政策的推動,風電設備制造產業在未來將會朝著有利的態勢發展。
但是,風電設備零部件體積大,質量高,制造工藝復雜,生產周期較長,加上全國各地風電場建設的加速以及產品型號的增加,市場需求和設備研制與供應周期之間開始出現矛盾并日漸突出。因此對于風電設備制造商來說,建立科學、健康、有序的風電設備供應鏈至關重要。
南高齒齒輪集團董事總經理勾建輝博士致歡迎辭
2015年8月21日,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和
南高齒齒輪集團聯合主辦的“談風論電 驅動未來——2015中國風電供應鏈論壇”在美麗富饒的寧夏銀川盛大召開。論壇圍繞大規模定制下如何及時傳遞準確的生產計劃、風電產業的供應鏈安全、風電產業科學有序的資金鏈管理等議題積極建言獻策,共同探討風電行業的信息化管理和布局發展。
據悉,本次論壇也是代表了風電供應鏈的高端峰會,論壇除了風電場開發商,風電整機、大部件供應商等大佬之外,國內知名大學和汽車行業在供應鏈管理中有研究或者經驗的專家參會也讓本次大會看點頗多。
南高齒助力風電供應鏈論壇體系化
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風力發電行業正在步入快速發展期。以南高齒為例,在過去10年間累計交付60吉瓦風電主
齒輪箱,裝機總量在全國同行業穩居第一,占據全球近兩成市場份額。南高齒憑借其多年的國內外經驗,以其一流的產品開發體系,零缺陷的質量管理體系以及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工藝,受到眾多客戶的一致好評。
但是,南高齒齒輪集團董事總經理兼總裁勾建輝博士在致辭中強調,未來風電設備供應鏈存在的挑戰依然嚴峻,而且會受到資金鏈、需求計劃、產品技術、供應商協同、質量及服務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與挑戰。南高齒所遇到的問題正是行業內急需解決的難題。本次供應鏈論壇的召開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勾博士也表示風電供應鏈論壇在未來將會形成體系化,每年都會定期召開,真正成為風電供應鏈研討解決具體問題的平臺。
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是大勢所趨
風電設備供應鏈分為上中下游三部分,這是一個多參與主體、跨地域、多環節的增值網絡,把供應商和最終用戶連接起來,具有復雜性、動態性和交互性的特征。能夠決定產品異質化程度的環節往往是獲利最豐富的環節,這些環節往往在價值鏈的兩端。一端是價值鏈的上游環節,例如研發設計;另一端是價值鏈的下游環節,例如售后服務。
大會現場
風電業內估算2020年后服務市場每年市場價值將達到150億元左右,其中備件需求占到40%,將達到60億元/年。風電后服務市場越來越受到重視,將會成為各方搶奪的新焦點。在產品同質化嚴重,風機價格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是當前風電產業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