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金融危機下尋找企業發展突破口?如何在未來的的國際競爭中贏得市場? 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生產基地,作為我國新能源領域一支異軍突起的生力軍,在這方面作出了成績。今日上午,記者一行來到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生產基地,探營這家在西南地區異軍突起的風電設備生產商。
在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下,中國是市場波動也異常劇烈,面對這樣的情況,企業自然要調整措施,積極應對。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瞄準”金融危機下原材料價格和生產成本降低的時機,利用成本優勢,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在加拿大設立辦事處,邁出了開發國際市場的第一步。
說重慶海裝是一匹“黑馬”并不夸張,成立于2004年的重慶海裝在行業里依然算個“新軍”,憑借創新科技和吸收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躍居西南地區行業前列。其自主研發的2MW風機已投入生產,并獲得國家科技部5MW近海大功率風電機組研發課題,計劃投資2億元用于該項目研發。2009年7月11日,來到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生產基地考察調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對海裝風電公司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風電機組給予了充分肯定
一個好的企業必須有好的人才儲備,重慶海裝就牢牢把握這點,重視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如今,有超過60%的員工學歷在本科以上。
今年重慶海裝首次訂單就超過50萬千瓦,預計銷售將超過10億,這與去年1億相比有顯著增長。經過幾年的發展, 海裝風電公司已經形成了2MW和850KW 風力發電機組年產100萬千瓦的裝機能力,2009年計劃裝機35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