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辦的2015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華銳風電集團總裁徐東福受邀參加了“企業家論壇&制造商專場”,向業界闡述了華銳風電近期在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生產運維等方面取得的業績,特別是在智慧風能建設、海上風電開發和國際市場開發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目標的提出,如何在新環境下轉型與發展,成為制造業必須思考的問題。華銳風電作為傳統制造企業,同樣面臨著新環境的考驗。
據徐東福介紹,華銳風電已制定了基于風機全壽命周期管理的“互聯網+智慧風能”的發展戰略,依據德國工業4.0理念,搭建企業智慧風能“制造網”和“服務網”,全面提升風機運行質量,并實現風電場和能源網的智能化集成。接下來一個階段,華銳風電還將推進智慧風能發展戰略的落地,全產業鏈大力推動風電產業發展,為風電行業的發展開啟全新的局面。
今年以來,針對風電運維市場不斷顯現出的巨大潛力,華銳風電開始加大投入人力、物力與財力,全面拓展運維市場,開展了一系列有具有針對性、時效性的舉措,在運維服務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績與成果。
華銳風電運維工程部總經理祝國棟在2015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表示,華銳風電以業主需求為導向,利用最新技術圍繞現場保障、物資保障、技術保障等風電運維方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重要舉措,提升和改善了運維系統,以推動風電行業運維服務向著更加規范健康的方向發展。
去年,國家發改委對外公布了《關于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為我國海上風電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也為靜候“海上”良機,期待再度領跑的華銳風電提供了契機。華銳風電正在積極儲備相關技術,備戰海上風電時代。華銳風電相關負責人介紹說,2010年,華銳風電為我國第一個國家海上風電示范工程——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提供了全部34臺3兆瓦風電機組并順利并網發電,這是到目前為止國內唯一經過5年運營檢驗的海上風電場。截至2014年底,華銳風電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170兆瓦,占國內市場的25.84%,遠遠領先于業內同行。同時,華銳風電打造了一支核心的海上風電研發和運維團隊,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運行維護體系,為我國海上風電的快速發展積累了寶貴的項目運行和管理經驗。
在2015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期間,不少專業觀眾來到華銳風電的展臺參觀。展臺工作人員介紹說,華銳風電作為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實踐者、推動者和見證者,始終將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的核心生命力,在大型風電機組技術研發領域取得多項重大突破。自2006年引進國際先進的兆瓦級風電機組并實現國產化規模化生產以來,華銳風電陸續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兆瓦、3兆瓦、5兆瓦和6兆瓦系列電網友好型風電機組,并順利完成了由華銳風電完全自主研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部863計劃項目10兆瓦“超大型增速式海上風電機組設計技術研究”課題驗收工作。華銳風電目前擁有數百項專利,其中包括十多項發明專利,在風機制造領域憑借著始終如一的技術創新引領著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