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ans-Ulrich Paul:遠距離電能的傳輸-高壓高架電纜和高壓地下電纜-風電并網和電網穩定性。 該報告概括了電網建設中要考慮的因素,介紹了電網鋪纜技術、380kV高壓網的運行特性、無功功率的補償以及風電的并網,分析了電網的穩定性,討論了電能的遠距離傳輸,對我國風電并網、電網規劃和建設有指導意義。風電場裝機規模較大時,從電網的角度來看,風電場應達到常規電源的要求,這是一個很有難度的技術挑戰。德國風電量達到7%, 靠的也是長期的技術研發和不斷的科技創新。通過風功率預報和機/場/網互動,建設適當的調節電源,德國較成功地解決了風電并網問題。雖然德國從風機、風電場到電網和負荷與我國情況不盡相同,但還是可以給我們重要啟示:電網的接納能力決定了風電的發展。電網企業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開展技術攻關,提升管理水平,同時與風電場和風機制造商互動,才能提高電網的接納能力。

圖2 Hans-Ulrich Paul教授在做報告
3.Benjamin Jargstorf:風力發電機組的接網要求-標準的應用、認證和經驗。 該報告介紹了對風機的接網要求、低壓穿越特性和電網干擾源,總結了不同類型風機的接網特性,比較了德國、英國、丹麥、西班牙、美國和愛爾蘭6國的接網標準和低壓穿越特性要求,概括了IEC-61400標準和風機的認證,分析了2個機型設計缺陷實例教訓。
4.Benjamin Jargstorf:風電場規劃、運行和風機質量控制。 風力發電是一個長線產業,為保證風電項目的高質量開發和風電場的可靠運行,從風電場的規劃、風力發電機組的選擇、認證、檢測、運行到接網,任何一個環節的質量控制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