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互聯網思維,大唐新能源錫盟公司勇立潮頭,以利潤日報為切入點,深入挖掘財務系統數據價值,形成數據信息報送和分析機制,由此促進生產經營工作,使錫盟公司各項工作變得更加靈活,更具前瞻性。設備變得更加智能化。互聯網與風電的結合,給風電發展增添了不少活力,為達到提供“更穩定、更清潔、更廉價”電力的目標又前進了一步。
利潤是企業最現實的目標。要想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就要收集匯總企業經濟活動的各項經濟指標、各種數據,采取最優的財務政策,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早在2013年,新能源錫盟公司就實施了利潤日報制度,財務部將每日的利潤情況以短信的形式,發送至中層及以上的領導。這個利潤日報與之前的電量日報相比,大有不同。
它將數據和財務分析深度結合,將運行成本、檢修費用、電量考核、管理效率等各項因素納入統籌分析,由此形成的數據信息報送和分析機制,為錫盟公司制訂工作計劃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清晰的數據,讓決策者對各項工作執行情況一目了然,也對工作缺陷有了直觀的了解。
“別小看利潤日報,這是個細致活兒,做起來還是比較費工夫呢。”該公司相關專業人員,“為了使日報更加精準,每天都會打電話詢問各風電場領料情況。各風電場在備品備件出庫的同時,也已報到財務部,整個領料程序一天之內就會完成,極大促進了事務日畢。”而及時了解各風電場領料情況,正是為了盡量保證費用及時入賬,形成對比效應,促進材料費和其他費用的進一步降低,也是為了讓日利潤核算更加準確。
利潤日報涉及的計算工作非常繁復,該公司員工創新思維,想到了編寫工作程序,利用計算機簡化流程。經科技信息專業人員反復論證可行性,利潤實時報表系統很快進入了研發階段,不斷優化計算方式,完善報表系統。經過連續兩的研發,錫盟公司利潤實時報表系統終于成功上線,有效提高了日報核算的準確性,初步構建了錫盟公司財務信息數據平臺。
設備治理連根拔掉頑疾電量是風電企業取得利潤的重要因素,高設備可利用率為搶發電量奠定了有利基礎,利潤日報就是倒逼設備治理。
自2015年初以來,輝騰梁風電場不斷傳來好消息:4月9日,該風電場165臺風機全部實現無故障運行,創造了自投產以來的最優紀錄;風電場A區順利通過低電壓穿越測試,風機可利用率達到了97.62%,同比升高了10.28%。
輝騰梁風電場就是利潤日報倒逼設備治理、提升發電量的最好例子。該風電場首臺風機于2007年底并網發電,陳舊的設備、頻發的故障,較低水平的設備可利用率,使風電場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得益于利潤日報,風電場通過調整檢修管理模式,全面開展風機故障排查,逐臺驗收風機定檢工作,及時調整儲備備品備件,有效地提高了風機故障處理效率。
利潤日報也間接地影響著年輕的員工們,數據清晰的對比激發了他們爭強好勝的心態。4月18日22時20分,輝騰梁風電場13號集電線路過流I段保護動作,13號集電線路跳閘,所帶19臺風機全部停運。青年突擊隊員頂著大風沙塵天氣,搭帳篷、支夜燈,沿2000多米的電纜溝徒步走了5個來回,僅僅用了兩天時間便完成了故障缺陷處理,為搶發電量贏得了時間。
目前,錫盟公司正在計劃實施風機獨立核算,改變以前以每個風電場為單位報送利潤、成本及費用的狀況。實現風機獨立核算后,該公司精細化管理將會進行實質性的變革。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大唐錫盟人將繼續循著“務實,奉獻,創新,奮進”的道路,迎風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