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高新區,是國內重要的風電裝備制造基地,不僅擁有目前國內排名第五的風電整機裝備制造龍頭企業——湘電風能,而且擁有各種配套零部件生產企業和風場開發企業40家,2014年工業總產值達110.75億元,是湘潭高新區產值規模最大的支柱產業。
湘潭高新區湖南創一精心制造的風電葉片待發全國各地
歷時5月調研全區風電產業
在經濟新常態下,為將湘潭高新區的風電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2015年6月到10月,由高新區工管委辦研究室牽頭,聯合湘潭大學、湘電風能、湖南工程學院風電裝備與電能變換協同創新中心成立了聯合課題組,對風電產業的發展開展專題研究。
這是高新區首次開展園區重大基礎性產業課題研究,全面、系統、理性地分析了高新區風電產業的發展。工管委辦研究室通過對接園區風電產業鏈相關企業獲取了第一手資料,分析出風電整機總裝、風電場開發與運維、關鍵零部件生產、大型配套件生產企業的投資效益,指出了面臨的問題、機遇和挑戰。
經過多輪調研,10月21日,包含湘潭大學教授楚爾鳴、湘電風能首席專家龍辛等人在內的聯合課題組,向高新區管委會提交了《湘潭高新區風電產業發展研究》研究成果。
根據當前園區風電產業發展實際,《湘潭高新區風電產業發展研究》提出重點發展的企業、產品、技術領域,提出龍頭壯大工程等五大工程,以及八條操作性強的對策建議。這對于高新區管委會做大做強園區主導產業,開展招商選資、產業升級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湘電集團、湘電風能、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產業創新研究院、世優電氣等企事業單位的好評。
不僅如此,10月22日,由工管委辦研究室牽頭,創業服務中心、招商局與湖南工程學院開展產學研對接,就研究中挖掘的謝衛才教授風電發電機組變槳電機研發等一系列高校待轉化的高新技術項目,進行有效對接,達成初步入園意向。
《湘潭高新區風電產業發展研究》的出臺,無疑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擷取聯合課題組的部分成果,意圖讓更多的人領略風電產業之美。
全球風能資源 開發空間巨大
全球化石能源枯竭和氣候變化形勢日益嚴峻,風電作為潔凈、環保的可再生新能源之一,頗受世界各國重視,風電產業從而得到迅速發展。
據世界能源理事會估計,地球上的風能資源每年高達500億兆瓦時,是水資源的10倍,截至2014年,全球累計裝機容量達369597兆瓦。然而,這僅占世界風能資源的1.39%,說明風電資源開發還有著巨大的開發空間。
中國的風能資源,每年約有60億兆瓦時,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東南沿海及附近島嶼,內陸個別風能豐富點以及近海風能資源豐富區。2004至2014年間,我國累計裝機容量增長154.25倍;年度新增裝機容量增長117.75倍。即便如此,我國累計已裝機容量也只占到可開發風電資源量的10%。
巨大的市場蛋糕,引發風電產業群雄逐鹿。國內排名前5的風電機組制造商金風科技、聯合動力、明陽風電、遠景能源和湘電風能,占據了55.26%的市場份額。
從長遠來看,國內風電產業的發展趨勢,亦呈現出大型風機占比加重、海上風電份額加大、風機行業競爭加劇、運維市場發展加快,以及標準化、智能化、儲能化、遠程化趨勢。
追風十年 高新智造
在新疆達坂城的戈壁灘上,在福建漳州的海岸邊,在內蒙古大草原的藍天下……處處可見一組組旋轉著三葉扇的風力發電機,把綠色電能輸往千家萬戶。這些風力發電設備,許多都出自湘潭高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