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做大做強風電產業,打造“綠色能源之都”,是如東縣致力以求的戰略目標。近年來,如東縣全力加快風電、光伏、生物質、天然氣等能源項目的開發建設及新能源裝備產業鏈的打造,全縣新能源產業發展突飛猛進,新能源發電項目總投資超過185億元。
2009年,中國首個海上(潮間帶)風力發電項目——龍源江蘇如東海上潮間帶試驗風場首批兩臺1.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正式并網運行,標志著如東縣風電場建設正式由灘涂向海上邁進,在全省率先吹響了建設“海上三峽”的號角;2012年11月23號,隨著龍源江蘇如東150MW海上(潮間帶)示范風電場全部投產發電,龍源電力在如東縣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達到182兆瓦。龍源江蘇如東150MW海上(潮間帶)示范風電場的開發建設,對我國開發海上風電場風資源評估選址、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運行維護具有積極的指導示范意義,為國產海上風電機組走向成熟提供了試驗平臺,為國家海上風電規模化開發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江蘇海上龍源風電選擇華銳、金風、上海電氣、明陽、海裝等8家國內風機制造廠合作,推出9種機型進行試驗,多方協作,攜手攻克了海上風電世界級難題。
從2009年開始,江蘇龍源將戰略目標由陸上轉移到海上,六年間,公司在如東先后建成5期工程,總裝機容量480兆瓦,累計發電20億千瓦時,節約標煤60萬噸、二氧化硫120萬噸。
自2004年國家第一個風電特許權項目落戶如東以來,如東縣風電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已成為江蘇沿海領先的風力發電基地和風電裝備制造基地。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風電項目15個,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35萬千瓦,縣域裝機規模全省第一,累計上網電量超過100億千瓦時。
在大力推進風電等新能源開發的同時,如東縣積極招引新能源裝備配套項目落戶,提升產業配套能力,逐步形成了布局集中、產業集聚、發展集約的風電產業發展格局。風電設備產業基地已經具備年產500臺(套)風機整機、800臺(套)塔筒、200臺(套)海上風機導管架和單樁、5萬公里海纜的生產能力。預計2015年,全縣以風電產業為主的新能源及裝備配套企業累計實現應稅銷售超過110億元,同比增長38%,占全縣工業應稅銷售的13%以上。
為了更好的推進風電產業體系的發展,12月6號,如東縣成立了全國首家風電行業產業聯盟組織。聯盟吸引了中天科技、江蘇海力、江蘇龍源、江蘇海裝、華東勘察設計院、中交一航院等涉及風力發電、風電裝備制造、風電技術研發、風電勘察設計、風電施工運維等各行業共計31家企業參與。
依托產業聯盟,如東縣將力爭通過3至5年努力,促進風電裝備制造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建成國家級風電裝備制造基地。確保“十三五”期末,全縣風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250萬千瓦,風電等能源裝備產業實現年應稅銷售超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