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國風電發展論壇” 11月10日在北京舉行。此次論壇由中國電力報社主辦,沈陽奧吉娜化工有限公司協辦,中國電力報社期刊中心和北京國電商務網絡公司聯合承辦。來自中國華電集團新能源公司、中國水電集團新能源開發公司以及國電集團、大唐集團、中電國際等業主單位的代表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100余位設備廠商的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
風能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是太陽能的一種轉化形式,但風能開發利用的成本比太陽能開發利用的成本要低,它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具開發前景的一種能源。據有關專家測算,中國具有豐富的風能資源,陸上風力資源有2.5億千瓦,海上風力資源有7.5億千瓦,合計風能達10億千瓦。按照目前國內風電項目平均投資成本計算,每千瓦風電投資大概在1萬元左右。巨大的資源開發潛力,必將造就一個蓬勃興旺的風能產業。
中國的風電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據國家能源局10月22日組織召開的風電座談會上透露,目前裝機容量已經達到1585萬千瓦,風電發展成“燎原之勢”。然而,一段時期以來,業界卻開始流傳“中國風能產業已經開發過剩”的言論,以至于政府發文警告過剩問題。一方面是顛覆性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卻是高速度帶來的產業鏈某些環節的過于繁盛,中國的風電行業面臨著何去何從的道路選擇。
所以,在本次論壇上,以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總經濟師、中國水電集團新能源開發公司董事長王宗敏先生、中國華電集團新能源公司總經理方正以及原能源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經濟專委會副主任朱成章先生為代表的等眾多專家就中國風電發展的現狀,國內外風電發展的趨勢,當前中國風電發展中存在的瓶頸和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和梳理,對風電設備的國產化進行了研討。有專家認為,風電設備的國產化,必將推動風電成本的下降,逐步實現風電發電成本向火電發電成本的靠攏,我們有充分的信心認為,中國的風電過剩的只是落后的產能,未來發展的空間依然廣闊。
在論壇期間,風電配套設備國產化的代表,沈陽奧吉娜化工有限公司還舉行了“奧吉娜公司風電機增速箱PAO全合成齒輪油獲德國西門子-弗蘭德技術認證新聞發布會”。奧吉娜公司董事長魏國平指出,作為國產潤滑油的杰出代表,奧吉娜自創立伊始即秉承“開拓、創新”的企業精神,公司目前生產飛機、船舶、軍用、車用和特種工業潤滑油五大類產品,主要為中國的裝備制造業和民族汽車工業提供配套服務。此次奧吉娜自主研發的PAO全合成風機專用潤滑油在國內率先通過西門子-弗蘭德認證,不僅標志著國產潤滑油已經全面達到國際現金水平,同時也將為中國風電建設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最先進水平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經濟專委會副主任朱成章先生也在奧吉娜新聞發布會上發言,并對奧吉娜公司予以高度評價。朱成章指出,風電設備潤滑油目前還是國外產品一統天下。由于國內沒有對應的產品,大型風力發電機關鍵部位的潤滑較多地使用了國外的潤滑油,因此維護成本高昂,對各風電企業的發展和運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此次沈陽奧吉娜化工有限公司風電專用齒輪油220—320#獲得齒輪箱制造行業權威認證——西門子—弗蘭德認證,標志著我國在風力發電齒輪箱潤滑油研發領域步入國際先進水平。風電設備專用潤滑油的開發和應用推廣,將突破這一領域潤滑材料被國外進口產品所壟斷的局面,為我國風電設備的正常高效運行、減少運行維護故障等提供潤滑新技術保障。該領域的研究工作對進一步促進節能降耗、優化生態環境、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具有十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