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31日,直接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電制水的集裝箱式微電網淡化海水成套設備,從鹽城新能源淡化海水產業示范園正式交運印尼,標志該市新能源淡化海水產業從出售飲用水向輸出成套設備、提供技術服務邁出堅實一步。
同樣是上月,華東地區首家跨區域、標準化、綜合性大數據交易平臺——華東江蘇大數據交易中心在鹽城上線運營,該市已成為全省數據資源快速聚集地,走到了智慧產業發展前列……
鹽城秉持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產業綠色轉型,打造宜居宜業環境,創造綠色生活方式,走出新常態下增長與轉型良性互動、發展與生態相得益彰、經濟與社會協調并進的有效路徑。
面對穩增長與促轉型的雙重任務,鹽城以綠色化方向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全國首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碳纖維新能源汽車在鹽下線、總投資20億元的中汽中心鹽城汽車試驗場正式啟用……汽車產業作為鹽城的傳統支柱產業,正加快向著整車、零部件、汽車服務業“三個千億”目標邁進。“奧新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輕量化效果很明顯,已走在國內同行前列。”中國工程院院士郁銘芳前不久為奧新點贊。
新興產業成為轉型升級主引擎,啟動實施產業創新“十大工程”,大數據、節能環保、海洋經濟等拔地而起,新興產業年均增長30%以上,開票銷售突破1500億元。節能環保產業是綠色工業一大亮點,鹽城環??萍汲菂R聚了全國80多家企業、20多家科研院所,形成教育、培訓、科研、裝備、工程、交易等完整的環保產業鏈,建成全國霧霾治理研發與產業化基地。
在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同時,鹽城充分利用資源稟賦,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促進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其中,農業“接二連三”工程深入推進,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2:1。生態旅游帶動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中華麋鹿園創成5A級景區,富有鹽城特色的鄉村休閑旅游蓬勃發展,榮獲最美中國綠色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和“一帶一路”旅游文化名城等稱號,旅游景點接待游客量達2200多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27億元,均實現翻番。
鹽城全力推行能源轉方式、產業轉形態、城鄉增綠化、工地控揚塵、秸稈禁焚燒,綜合施策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有效改善生態環境,致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氣爽的宜居宜業環境,空無“煙”、地無“塵”,“鹽城好空氣”成為城市的靚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