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最新發布的數據,截至2015年底,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45.1吉瓦,超過了歐盟的141.6吉瓦。這顯然受益于2015年中國新增裝機超過3000萬千瓦的高速度。然而,在經歷去年強勁增長后,預計今年新增裝機量將迎來明顯回落已成為業內共識。
“增速趨緩對設備供應商來說可能會影響其短期利潤,但對整個風電行業來說并非全是壞事。風電產業需要適時放慢一下腳步,審視自身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前行。”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裝機或理性回落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2015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3297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再創歷史新高,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29億千瓦,占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8.6%。2015年,風電發電量1863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3.3%。
全球風能理事會稱,受到中國的風電新增裝機的驅動,全球風電產業2015年新增裝機63013兆瓦,實現了22%的年度市場增長率。
全球風能理事會秘書長SteveSawyer表示,風電正在價格、表現和可靠性上更具競爭力。新機型的出現已經使得風電具備能源市場競爭力的地區數量在急劇增加。
然而,相比去年的高增長,業內普遍預計今年新增裝機將明顯回落。光大證券分析師殷磊預計,2016年風電新增裝機將同比下降12%。而根據招商證券的分析報告,2016年和2017年風電新增裝機將分別回落到27吉瓦和25吉瓦,相對于2015年分別下滑11.5%和16.7%。
與此同時,風電產業還要應對補貼退坡、棄風頑疾越演越烈、風電造價降幅放緩等更加復雜的新形勢。
不過,諸多受訪人士向記者表示,對于今年可能出現的新增裝機量回落不必焦慮。
“根據各家機構的預測,回落幅度大概在10%左右,退一步講,即使按照20%的回落幅度推算,2016年的新增裝機也能達到2000萬千瓦,這個絕對值并不小。相比之下,美國2015年風電新增裝機只有8.6吉瓦,德國2015年風電新增裝機只達到6吉瓦。”一位風電分析師告訴記者。
“更重要的是,相比2012年的那場風電產業寒冬,今年,不會出現全行業虧損、棄風率劇增、企業突圍乏力等狀況。因此,今年的預計新增裝機回落應看作理性回歸。”一位風電設備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而作為主管部門,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的相關人士也在多個公開場合強調,今年風電產業的重點是放在解決棄風率問題,落實保障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優先全額收購方面,而非放在增加產能上。
三大問題待解
一位風電運營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他認為當前風電產業面臨三大問題:一是風電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例仍然較低,不足4%;二是棄風狀況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三是風電產業內部結構不合理,過分依賴“三北”大基地,分散式風電和海上風電仍然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