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全國政協委員、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
在合作者的眼里,協鑫不僅是全球領先的光伏材料制造商,還是系統集成及電站建設運營商。但在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看來,企業未來的發展將更加契合國家產業轉型和升級的需求,也會把更多注意力轉移到綠色產業鏈上的服務領域。
朱共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5年,國家就明確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作為新能源企業要結合自身優勢,率先做好其中的“綠色”文章。
“粗放式光伏制造的時代已經過去,智能制造將是我們的立業之本,但未來企業更多關注的應是服務,而非止步于產品的提供。”朱共山透露,為改善日益惡化的環境和交通問題,協鑫已經布局和整合了各項資源,未來將更多地投入到智慧交通的搭建和運營上,為社會提供更多的綠色服務而不僅僅是產品。
此次轉型,朱共山主動請纓擔任子公司智慧交通的董事長,還親率團隊在全國范圍內開拓智慧交通的市場。這樣的轉型在業內也被稱為“朱共山的能源產業升級版”,而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互聯網+”思維模式,也成為協鑫轉型升級過程中最重要的抓手。協鑫創造性地提出了“車、樁、場、儲、媒、租、云、金”一體化的互聯閉環盈利模式,率先邁出了從能源制造向能源服務轉型的步伐。
朱共山說:“借助互聯網+思維,企業從政府最頭疼的交通污染問題入手,進行產業垂直整合和跨行業產業鏈價值重構,打造’終端+服務系統+平臺’開放的完整生態系統。在新能源生產、輸配和消費領域進行全面的產業布局,利于打破產業邊界,實現科技、產業和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構成協鑫能源互聯網生態系統,從而給用戶帶來全新的價值和體驗。”
“實際上,在智慧交通領域,我們已經開發出一套很成熟的運營模式。”據朱共山介紹,企業首先提出的“e交通”平臺,融合了儲能技術和多年能源管理優勢的積累,將APP與公共環保交通系統相連,以實時提供新能源動力車輛租賃的方式實現城市出行全覆蓋。
朱共山強調,從全球范圍來看,交通與工業、建筑并稱三大耗能領域,“e交通”模式一旦在國內廣泛推行,將會快速、有效緩解交通給城市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社會受益的同時,企業也完成發展綠色經濟的使命,做足了“綠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