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國能源集團500強”涵蓋了除西藏之外的其他31省(市)和香港地區的企業,其中61.8%的企業集中在山東、江蘇、廣東、浙江、北京、山西、內蒙、河北、河南、上海等10個經濟發達地區或能源大省(市)。作為能源和經濟大省,山東省入圍企業歷年來均位居第一,本屆入圍企業49家,比去年增加1家。本屆入圍企業數變化較大的有6個省,分別是江蘇、江西、云南、安徽、浙江和四川,其中前四省入圍企業數增加,后2省入圍企業數下降。江蘇省入圍企業42家,其中新增8家,排名從上屆的第五名上升到第二名。江西省新增4家,排名上升5位。云南省新增4家,名次上升3位。安徽省新增3家,排名上升4位。
江蘇省是新能源企業的聚集地。75家入圍新能源企業中15家注冊地在江蘇省,其中包括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順風國際清潔能源有限公司等光伏、風電行業龍頭企業。
江蘇是能源消費大省,但卻是傳統能源小省,電力缺口大,近年來新能源發電取得了超常規的發展。截至2014年底,江蘇光伏發電累計并網裝機容量257萬千瓦,位列華東各省之首,風電裝機302萬千瓦。浙江省入圍企業34家,比上屆減少8家,排名從第二降為第五。
浙江省是經濟大省,民營經濟最為活躍,入圍企業基本是民營企業,其數據可得性變化較大,影響了排名。其中,浙富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因營業收入低于入圍門檻出局。
四川省入圍企業10家,比去年減少4家,其中四川明星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長城國際動漫游戲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資產重組,主營業務改為煤炭)、恒鼎實業國際發展有限公司(煤炭企業)因營業收入下降而落榜。
從各省(市)入圍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來看,北京市名列第一,占“500強”營業收入總額的比重高達59.40%,遠超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山西省和山東省,其營業收入額占比分別為7.61%和4.84%。北京是中央企業的聚集地,全國最大的能源企業基本上都在北京,因此,北京市“一市獨大”的局面短時間內不會改變。煤炭大省山西省、內蒙古和河南省均出現了營業收入總額下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