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過一個月的數據收集與核實過程中,我們發現制造企業上報的數據中含有大量待開工、在建與僅部分吊裝的一、二、三類風區項目。部分制造企業由于虛增量上報過多,甚至不惜將確實完成吊裝的四類風區項目擱置未報。你說怎么有種被搶占了名額的感覺。
今年是我們在國內進行市場份額與吊裝量數據統計工作的第一年,可以說是困難重重。但讓我們驚喜的是眾多企業都在收到我們的請求后,表示了對我們的認可并進行積極配合,雖然仍有部分企業出于各種原因未能配合我們核對項目清單。在這個利益關系復雜的環境里,每家企業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或是上頭不松口,或是外界力量施壓,我們也非常理解,但還是希望后續能夠和業內的每一家企業都建立起密切的合作關系。
加量的分析,咱不加價,直接攤到臺面上來說吧:
金風科技繼續以6.7GW的新增容量領跑市場,較2014年的4.3GW(風能協會統計數據)增長55.8%,市場份額提升至23.7%。我們的數據核實工作得到了金風科技一定程度上的配合,包括審核我們內部統計出來的一份項目清單,其中5.3GW的項目為雙方確證數據。金風科技同時提出還有2.4GW的新增吊裝容量并不在我們提供核實的清單范圍內,但又不愿意提供項目清單作為支持。郵件往來、電話溝通,人家半夜兩點多碼字的回復也是不容易。最終通過多方渠道核對數據和信息,結合我們內部的數據庫和模型,最終認為后續聲明的2.4GW中1.4GW是2015年內完成吊裝的。
聯合動力在2015年仍保持新增吊裝量的增長,維持第二的市場地位。聯合動力目前主要依靠國電集團的項目支持。07年建立的聯合動力也早就到了斷奶的年紀,所以也為自身發展業務拓展思量,后續即將推進的市場化戰略,成功與否可能會決定他們未來市場份額的發展空間。
遠景能源與明陽風電的“第三之爭”2015年仍在繼續。留意到有幾家第三方機構的數據排名中,這兩家整機商都是“并列第三”??蛇@個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的MW數值,真的那么機緣巧合地完全一致嗎?我們非常感謝兩家企業與MAKE對接的工作人員, 不厭其煩地核實項目清單,甚至對我們提出疑義的清單還拿出了相應的文件佐證,最終統計結果詳見圖表1。也許市場份額和排名對我們而言僅僅是一串數字的意義,而他們想知道的不僅僅是排名,還有市場影響力和未來業務拓展的方向。
上海電氣依靠前期與西門子的合作和目前的技術專利使用許可,2015年贏得國內海上風電市場的大量市場份額。憑借陸上與海上市場的同步增長,2015年躋身前五。排名前五開外的海裝風電與三一重工2015年新增吊裝量同比漲幅都很強勁。外企之斗,Gamesa的434MW尤為矚目,遠超Vestas,在國內的外企制造商中位列榜首。
提到Vestas,還有段小小的插曲。V家就算中國市場沒上榜單,但畢竟影響著國內吊裝總量數據。我們犯了個錯誤,在郵件寄送Vestas 2015年新增吊裝量數據里,漏了“中國地區”這個限定詞,兩三百MW的數值實在撐不起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V家特意表來電話糾正了這個錯誤,我們非常感謝V家的配合。
你肯定要問,MAKE究竟有多大的魅力,為何這些企業愿意和我們合作,提供項目清單進行最終核實咧?官方的回答可以參見我們官網的企業簡介,不過歸納成兩個詞就是professional和reliable。國外的數據公開透明,我們向各家發送了最終數據確認函,都得到了積極的回應。國內的數據咧?一些客戶與我們交情甚好,也是可循的歷史原因。同時,試問如果你是前十里頭的上榜公司,難道你不關注其他競爭對手的排名咩?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況且大家都是在為中國風電市場做貢獻,并肩作戰,長短互補,又有何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