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6中國風電行業技術交流研討會暨中國風電行業創新力企業五十強評選頒獎盛典在重慶舉行,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銳風電)榮獲“中國風電行業創新力企業獎”。
據悉,此次會議由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中國可再生能源企業發展促進會主辦,華銳風電聯合主辦,會議邀請了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能源研究所、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北京國電等政府主管部門、協會機構、科研院所及全國各地近百家風電行業產業鏈企業出席,旨在共同探討十三五以來中國風電行業的最新政策和市場動向,加強業內人士交流對話,推動我國風電行業的創新發展。
會上,華銳風電研發總監馬文勇就華銳風電產品及技術戰略進行了主題演講,從華銳風電首家引進兆瓦級技術的十年風電創新歷程、進入新經濟時代以來的最新研發戰略和未來發展方向三個方面闡釋了華銳風電的創新企業內涵,贏得了參會人員的關注。
(會議現場)
十年榮耀,源于技術革新
馬文勇表示,從進入風電行業至今,華銳風電已經走過了十年的歷程,正是憑借著勇于開拓、創新進取的精神,華銳風電在中國風電設備制造業創造了無數驕人的業績,并至今煥發著發展活力。
(華銳風電研發總監馬文勇作主題演講)
在中國風電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的時候,華銳風電首家引進了國際先進的兆瓦級風電技術,于2006年開發出可適應全球各種風資源和環境條件的1.5MW風電機組,引起了業界注目。此后,華銳風電憑借強大的研發實力,先后推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MW、3MW、5MW、6MW系列風電機組,并在2014年完成了中國首個10MW級“超大型增速式海上風電機組設計技術研究”課題驗收,成為機型最齊全、技術實力領先的風機制造企業。
如今,十年的不斷創新換來的是無數的榮耀業績:華銳風電的風機在全球240多個風電項目中迎風運轉,其中包括美國、意大利、西班牙、印度、南非等8個海外國家的14個風場;超過10000臺風機在為世界提供著清潔能源,其中,亞洲首個海上風電場——上海東海大橋102MW海上風電示范項目的34臺風機全部由華銳風電提供,已順利運行5年,并成功走出質保進入后運維服務階段;截至2015年,華銳風電海上裝機容量達170MW,國內排名第二。
面向市場,持續創新升級
在風電領域的長期積累和鉆研也為華銳風電持續創新升級打下了良好基礎。據馬文勇介紹,華銳風電建有一支以“千人計劃”專家為帶頭人,聚集全球頂尖人才、涵蓋多個專業學科的研發團隊,并與國內外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目前,已獲得國內授權專利418項,主持和參加制定國際、國家、行業標準30項,承擔國家科技部863計劃項目6項、國家能源局重大專項3項。
進入“十三五”以來,新經濟結構轉型引領著我國風電行業發展的新方向,低風速、超地風速區域和海上風電項目走向大力開發階段。在這一趨勢下,華銳風電及時調整了產品戰略,提出了以市場為導向,認證機構、設計院、供應商和客戶并行開發模式和以低電度成本、高可靠性、智慧風機為核心內容的研發理念。
據介紹,在新產品研發方面,華銳風電已經完成了 SL2000/116/121、SL3000/130/139、SL5000/155 新一代機組的設計開發工作,并對 SL1500 系列產品進行優化升級。經測算,新一代風電機組具備高穩定性和高發電率,更加符合未來市場需求。尤其是華銳風電推出的第二代SL3000和新一代SL5.X系列風電機組,集合了以往領先技術和最新的智慧風機技術,將成為未來華銳風電在低風速風機市場和海上風機市場的主打產品。
全新戰略,走向智慧發展
正如華銳風電總裁徐東福所說,華銳風電將不僅僅是一家風機制造企業。自新的領導班子成立以來,華銳風電提出了“重塑華銳,力臻卓越”的經營理念,嘗試企業在多個方面實現創新發展。2016年,在華銳風電戰略發布會上,“新能源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全新戰略的提出,集中體現了新能源企業華銳風電在新經濟結構下的全新生長方式和布局。
(頒獎現場)
記者了解到,“新能源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創新戰略包含了技術研發創新、客戶服務創新和營銷策略創新三個維度。其中,智慧能源的提出成為新戰略的核心亮點。它既包括了智慧風機等新一代風電機組的推出,還包括智慧風場,分布式及微電網、風光一體化、儲能及供熱構成的多元化新能源系統,這些新技術共同構成智慧能源體系,將全面提高華銳風電在新能源領域的市場競爭力。此外,以全生命周期的服務理念進軍后運維服務市場等方式加快企業戰略步伐,都顯示了華銳風電應對新經濟時代的前瞻眼光。
創新無止境,隨著我國風電行業逐漸走向成熟,風電等新能源技術的發展,以及新興互聯網技術的興起,新能源企業迎來了廣闊的發展機遇,以創新力實現發展力的華銳風電,正站在全新的歷史舞臺上,讓未來更加充滿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