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12月8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哥本哈本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7日召開。英國《每日電訊報》列出的峰會重要國家中,第一個是美國,第二個是中國。
本次會議的正式名稱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方會議”。本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討論在2012年《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后的溫室氣體減排安排。
在一段呼吁重視氣候變化的開幕表演之后,丹麥首相拉斯穆森首先致開幕辭。他介紹說,截至目前已有110個國家的領導人表示將出席本次會議,這為哥本哈根會議取得成功提供了重要機遇。
本次大會預定到18日結束,將有來自全球190多個國家的超過1.5萬名各界代表與會。
中國于上月底首次公布碳減排目標。香港《南華早報》說,有人盛贊中國這一舉動,也有人說,中國所承諾的只是降低碳排放增長率,而非降低整體排放量?!稅蹱柼m時報》介紹中國的立場時寫道,中國以前一再強調,發達國家靠燃燒化石燃料富起來,他們應協助世界其他地方減排,但最近聯合國官員開始稱贊中國為抗擊氣候變化的“世界領袖”。
很多西方媒體強調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國。英國《泰晤士報》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十大必知之事”的提醒中,“中國現在已超過美國成為頭號排放國,占總排放量的約21%。但中國只同意降低經濟中的碳強度”列在第三條。法國《費加羅報》稱贊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在減排目標承諾方面所作出的積極努力和釋放出的善意。
中國代表團副團長蘇偉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中國希望哥本哈根大會能取得有意義的成果,發達國家在自身大幅減排的同時,也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轉讓,幫發展中國家更好地解決氣候變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