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海邊的人都知道,炎炎酷暑之際,海風全然就是大自然的饋贈;大海之邊,山水之間,一陣陣涼爽的海風迎面而來,帶走了濕熱的天氣帶來了無限的生機;一座座高聳的風機拔地而起,迎來了風的能量送出了無窮的電力。
大海之邊,山水之間
生在海邊的人都知道,炎炎酷暑之際,海風全然就是大自然的饋贈;大海之邊,山水之間,一陣陣涼爽的海風迎面而來,帶走了濕熱的天氣帶來了無限的生機;一座座高聳的風機拔地而起,迎來了風的能量送出了無窮的電力。站在升壓站的道路旁眺望:遠方,碧水藍天一脈相連,數萬噸級的游輪仿佛一葉扁舟泛泛而過;山下,牛羊成群結伴而行,兆瓦級的風機抬起那數十米長的葉片緩緩盤旋。人類工業文明的鬼斧神工與大自然饋贈的青山綠水在此處交映生輝,所謂“和諧”說的不就是這番景象了嗎?
風電場名片
浙江中營寧波北侖福泉山風電場位于寧波市北侖區東南方向,項目所在地福泉山為天臺山余脈,山脊海拔在140至550米之間。該項目共安裝了18臺運達風電WD103-2500T型風電機組,年發電量12500萬度。可為5.2萬戶居民提供綠色電力保障,與同容量火電廠相比,年可節約標煤約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2.46萬噸。
注重山體修復,共筑海濱風光
為響應寧波市政府對于發展海濱旅游的號召,浙江中營風能開發有限公司在風場施工之初就非常注重水土保持與植被復綠的工作,志在將該項目打造成省內的示范工程。
在道路施工方面,中營風能采用了全線路段水泥硬化的方式,道路靠山體部分全線修筑排水渠以減少雨水對山坡和道路的影響。在道路危險路段加裝防護欄,以確保當地居民以及風場工作人員的出行安全,將進場道路打造成美麗的盤山公路。
在山體植被覆綠方面,風電場更是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加強水土保持和植被修復工作,在山體上下邊坡均使用掛網式結構,采用潑灑草籽和沿邊栽種的方式進行植被修復,并在風場建成之后安排專門人員對山體植被定期進行養護。目前,中營福泉山風電的進場道路沿線不僅已經成功完成山體覆綠,更是呈現出“四季常有花不同,日日鳥語還不休”的景象。
風的力量,無可限量
自并網以來,運達風電技術服務人員與風電場投資方深化交流合作,定期進行技術交流,以保證每一臺機組的安全高效運營。
2015年當超強臺風“燦鴻”過境時,運達的技術支持人員更是與業主一起眾志成城,“燦鴻”到來時,現場機位最大風速絕大部分在40米/秒以上,其中4號機位的瞬間最大風速為47.3米/秒,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運達機組均頂住了臺風的考驗。18臺機組7月10日總發電量915183千瓦時,11日總發電量為834269千瓦時。
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山下車流逐漸稀少,更顯得山澗中的風光有些云淡風輕。巨型的槳葉緩緩旋轉,默默地點亮了一戶戶人家的燈火。夜晚的福泉山那么靜,月下的風電場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