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甘肅酒泉市迎來了少有的37攝氏度高溫,炙熱的陽光把地面曬得燙人。位于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國家風電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國家風電設備質檢中心)(甘肅)酒泉實驗室,一只52米長的葉片剛剛在3MW葉片全尺寸試驗平臺上完成了過載破壞試驗,另一只葉片立馬又開始了試驗。
7月29日,甘肅酒泉市迎來了少有的37攝氏度高溫,炙熱的陽光把地面曬得燙人。位于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國家風電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國家風電設備質檢中心)(甘肅)酒泉實驗室,一只52米長的葉片剛剛在3MW葉片全尺寸試驗平臺上完成了過載破壞試驗,另一只葉片立馬又開始了試驗。
國家風電設備質檢中心(甘肅)由甘肅省特檢院籌建,該院副院長劉建國告訴記者,這個3MW葉片全尺寸試驗平臺是目前西部地區最大的葉片試驗臺,可對70米以內的葉片進行疲勞和靜力試驗,能夠實現雙向加載。試驗平臺建成后,進行了大量試驗,此次52米葉片的過載破壞試驗結果,讓客戶很滿意。據劉建國介紹,試驗平臺建成之前,酒泉當地生產的葉片做試驗,需要運輸到省外。現如今,同在一個工業園區,運輸距離短,為企業節約了大量時間和成本。目前該中心的葉片試驗是一個接一個。
近年來,我國風電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連續6年位居全球新增裝機容量首位,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45.1GW。在風電產業發展的同時,風電設備生產能力急速提升,風電設備的質量問題也隨之越來越突出。因此,建立國家級、綜合研究型、第三方的風電設備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就成為迫切需要。它既要承擔風電設備產品質量第三方檢驗檢測工作,也要為政府決策提供技術支持。
甘肅省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黃金段,同時作為風資源大省,是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截至去年年底,甘肅省的風電總裝機容量以12.52GW排在內蒙古和新疆之后,位居全國第三,有265家新能源制造企業。在新能源發展的迫切需求下,2015年12月,質檢總局和認監委批準甘肅省特檢院籌建的“國家風電設備質檢中心(甘肅)”正式成立。
該中心是國內首個國家級綜合性第三方風電設備質檢中心,主要承擔風電設備產品檢驗檢測、質量監督、產品定型型式試驗、相關檢驗檢測技術研究、標準制修訂、技術咨詢及行業服務等職能。中心的建立完善了酒泉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提升了甘肅省風電綜合實力,是該省“一帶一路”戰略中能源建設的重要一環,其技術能力將服務甘肅、新疆、青海、內蒙古等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風電裝備制造業。
今年5月,中國大唐集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在新疆若羌縣的一臺新安裝風機,由于塔筒上法蘭出現間隙無法并網發電。在咨詢多家檢驗機構無果的情況下,該公司求助于國家風電設備質檢中心(甘肅)。中心總工程師率隊趕赴1000多公里外的現場,對實際情況進行了細致檢驗,最后通過對現場資料的綜合分析、仔細研究,提出了合理化的解決方案,得到了企業的認可。
目前,國家風電設備質檢中心(甘肅)由蘭州技術研發中心、酒泉實驗室和試驗風場3個部分組成。劉建國告訴記者,酒泉實驗室下設8個專業檢驗檢測實驗室,主要擔負材料理化性能檢測、無損檢測、油品檢測、葉片全尺寸結構試驗,風力發電機組電氣性能檢測、塔架檢驗、在役風電設備安全檢驗和評估等檢驗檢測工作。“我們將實驗室設在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就是為這里的19家新能源制造企業,提供各類檢驗檢測零距離服務,縮短風電產品送檢時間,降低大型裝備的檢驗運輸成本。”
檢驗中心設在“家門口”的便利讓亢景龍體會很深。作為酒泉京城新能源公司的副總經理,隨著企業的做大做強,他一直想搭建一個風力發電機組綜合試驗平臺。在園區管委會的牽線搭橋下,他們與國家風電設備質檢中心(甘肅)一拍即合,決定強強合作。“我們有場地、設備、人員,他們有過硬的技術、先進的質量管理和檢驗方法,并獲得CNAS認證,這樣的資源整合,必定推動我們有更好的發展。”現在,只要有新的風電機組下線,隨時就能進行各種數據的試驗。據了解,這個合作建設的風力發電機組綜合試驗平臺,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第三方綜合試驗平臺,不僅為酒泉企業提供了便利條件,也為國內其他省份的企業提供了多種選擇。
盡管運行還不到一年,但國家風電設備質檢中心(甘肅)風電項目部部長張巖告訴記者,該中心已為國內一些企業遇到的技術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目前檢驗業務已覆蓋到北京、甘肅、新疆、青海、河南等地區,正在與多個省份的單位洽談檢測業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