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國的能源比重中,風能只占不到2.0%,海洋風電占比更少,截止到2015年年底,全國海上風電并網容量只有75萬千瓦,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受高端技術的限制,我國海上風電的開發現階段仍停留在20米以下水深灘海,深海風電仍未正式涉足。而挪威、日本等風電強國已經在深海風電區域發展多年,技術處于高度壟斷狀態。
技術創新是科技發展的第一要素,國家能源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對海上風電技術及具體項目的實施進行支持。高泰深海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憑借多年的海洋工程經驗,經過兩年多的艱苦攻關,從風機基礎的外形構造、穩性、運動性能、系泊、結構、費用估算等方面助力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深水浮式風機的總體設計。此風機單機發電量達6MW,型體本身、系泊系統都達到了最經濟性形態,由于其特殊的變截面構型,仍然能夠保證其在135m水深、50年一遇的環境條件下安全有效的運行。
深水浮式風機的設計成功,得到了國家科技部門的高度認可,于2015年初取得了由國家專利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研究成果填補了國內深水浮式風機技術方面的空白,打破了技術壟斷,在國際潔凈能源領域占得一席之地,同時降低了整體成本,對我國加快深海潔凈能源的開發意義深遠。
圖一:2015年中國能源比重
圖二:浮力風機模型
圖三:模型分析
圖四:深水浮式風機發明專利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