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九屆中國(江蘇)國際風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于9月9日在南京召開,大會對風能行業發展展開討論,尤其在制約風電發展若干因素開展激烈探討,其中資源稟賦,電網輸送,電網安全等成為會議討論重點。參會成員有來自國內外風電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開發商、整機廠、核心零部件企業等單位的近400位。
風電行業,前景廣闊,近日有風電運維行業發展情況分析報告指出:我國風電運維市場已迎來拐點,未來5年市場容量將有望達到300億元左右,發展前景廣闊。國家能源局也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774萬千瓦,到6月底,累計并網容量達到1.37億千瓦,累計并網容量同比增長30%,風電增速頗為明顯。
雖然如此,但我國風力發電的占比遠遠落后于水力發電和火力發電,而且棄風限電現象日益嚴峻?!秷蟾妗分袛祿@示,2015年棄風限電形勢嚴峻,全國棄風電量339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13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15%,同比增加7個百分點。據了解,棄風棄光最重要的原因是新能源爆發式增長與市場消納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作為新能源產業大數據應用與投資服務領跑者之一,北京東潤環能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東潤環能,股票代碼:831083)并網產品線高級產品經理冀偉超分析認為,影響風電消納有四個因素,一個是系統調節能力,是處理不穩定造成的;第二個是電網輸送能力;第三個是調度運行水平,第四個是場站技術支撐。“前面兩個要想解決的話,可能需要的時間周期相對比較長,我們現在把重點放在后面兩個,風電調度運行水平和場站端技術支撐,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你消納最終的目的就是把負荷指令下發給風場,最終由風場執行,這是一個閉環。” 同時,他強調,風電場發電功率隨風速的無序變化是電網無法大規模接納風電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立風電功率預測系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作為風電功率預測領域的領軍者,東潤環能諳熟風電功率預測技術及服務市場。目前,該公司已建有一個大數據中心、氣象服務中心,每天可以為全國900多個電廠生成一個預測數據。還有一個能量魔方,張家口、呼和浩特市已投入使用。
目前風電場場站端的各個系統(AGC、AVC、風功率預測、風機SCADA)之間缺乏足夠的信息交互和數據共享,造成場站端只能處于被動調控狀態,以至于不能給調度端提供足夠的數據支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新能源的接納能力。冀經理提出了新能源智能優化協調控制方案,即讓AGC、AVC、風功率預測系統進行數據共享,從而實現基于功率預測的有功超前控制、有功電壓協調控制、基于AGC數據的功率預測自動修模等功能,使風電場更多的參與到電網安全控制中去,變被動為主動,更好的支撐風電調度實時控制,從而實現增加新能源消納的目的。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推進跨境電力與輸電通道建設,積極開展區域電網升級合作,推動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合作,論壇將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電力行業帶來新的海外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