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久不衰的老牌制造企業,GE在數字化領域有著怎樣的決心,它將如何利用顛覆性的創新重新定義能源的未來?
7月下旬,美國老牌工業企業通用電氣(以下簡稱GE)在上海通用電氣科技園舉辦了一場“當智慧遇上機器”活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以及媒體。在這場特別的創新大會上,GE大中華區總裁兼CEO段小纓及各個事業部的高管們自信的向聽眾演示著GE的創新平臺Predix以及未來對于數字化的各種鼓勵舉措,并向觀眾展出了GE在意料、航空、電力、智慧城市領域的數字化創新。
事實上,在剝離金融業務后,在奧巴馬政府的支持下,GE承擔著重振美國制造業的重任。而數字化成為GE重振制造業的核心技術。
對GE這家經久不衰的制造公司而言,在數字化領域到底有著怎樣的創新法則?在能源領域,GE又有怎樣的戰略構想?
發力數字化
2016年1月,在擁有多達55所高校的美國波士頓地區,GE宣布了新一輪招聘計劃中,新招聘的800名新員工中,有600名計劃招聘數字產業的產品經理、設計師和研發人員。
一家工業企業,卻要招聘如此多的信息技術、數字技術人才,可見GE未來對信息產業有著足夠的野心。而集中體現了GE這一布局的,就是其工業互聯網戰略。
在重振美國制造業的重任上,GE更多的扮演著“美國隊長”的角色。奧巴馬政府在08年金融危機后意識到,美國經濟的危機最主要是制造業危機,金融綁架了經濟。重振制造業的龍頭任務自然落到制造業老大——GE肩上。
自那時起,GE開始減少金融投資,已由5000多億美元減到了3000多億。“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所以自今年4月起,GE將用兩年完全剝離其金融業務。”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告訴《能源》記者。
而數字化戰略,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奧巴馬政府重振美國制造業的決心。
在創新大會上,GE大中華區總裁兼CEO段小纓向眾人展示了GE在數字化領域的研發投入。毫無疑問,她想用這些數字展示GE對于工業互聯網的重視。
“我們不能放松創新能力。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過去一個財年增加1億多美元投資到核心業務線的在數字化方向上的發展。”段小纓表示。
在段小纓看來,數字化正在改變世界,也在改變GE。在過去的100多年發展中,GE在硬件發展方面取得了諸多成就。而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讓他意識到必須加大軟件的研發投入,未來越來越多的業務增長出現在數字世界。
GE內部,“數字化”被寄予厚望。據GE數字集團首席執行官魯威廉(Bill Ruh)介紹:“GE正在為所有的業務單元建立一個統一的數字服務平臺。這個工業數據分析平臺更像工業領域的安卓系統,在這個平臺下,電力、醫療、航空眾多板塊的管理APP都匯聚到這個平臺下,而這個平臺就是Predix。”
因此,GE的業務部門能夠利用這些數據為客戶提供全新的服務。比如,他們可以通過這些數據提升對燃氣輪機、風力發電機、城市照明系統、樓宇和醫療成像系統的監控。Predix平臺也具有可對機密數據進行保密傳輸、儲存和分析的大量網絡安全技術。
這是一個可怕卻又備受期待的藍圖。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分析:“就拿手機廠商來看,他們看起來競爭很激烈,但實際上都是受制于谷歌的操作系統,利潤也都是最末端。GE的戰略一旦成功,雖然家電業務賣出去了,但是所有的智能家電都用GE的系統,所以,GE看中的盈利點已不再是傳統家電了,而是其大數據支撐下的服務。”
“按GE的實力,玩個數字化,太容易了。我們的很多制造企業處境更苦逼了,這也是好事,促使我們淘汰落后,模仿先進,自我湼盤。”一位國內制造業從業者這樣評價GE的數字化戰略。
重新定義能源
作為GE業務部門最核心的一部分,對于能源未來創新的探索也在悄然發生改變。特別是在德國提出了工業4.0之后,GE內部意識到了能源系統將會迎來全球性的變革。
GE發電集團全球總裁兼CEO斯蒂夫?伯茲在采訪中表示:“近年來,能源市場確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過去,我們過于依賴金融業務,我們想回歸成為一個工業企業,并成為分散的能源供應領域的主要參與者。”
收購阿爾斯通的業務是GE數字化戰略的一個重要的步驟。在接下來的十年間,GE則是將數字化技術應用到電力領域,預計整個新增加的電力方面的產值將達到8.6萬億人民幣,也就是大約1.3萬億美元。
GE方面認為,三個轉變成為實現電力數字化的重要保障。第一點就是電力系統可靠性進一步的上升,也就是計劃外的停機時間將會大量地減少。第二點,輸送電力技術的提高使得從電力發電發出來到最終傳輸到客戶端中間的損耗會大大降低。第三個趨勢就是電力的使用者,也就是電力的消費者,將會變成電力的生產者。
由此,無論是傳統電力,還是新興能源,數字化的應用將重新改變原有的能源系統。而GE在中國的首要目標就是燃氣的數字化發電廠和蒸汽電廠。“去年我們在法國新推出了一個關于能效的一個法案,關鍵點在于它的數字化程度非常低。另一方面,全世界新出現的電力方面的需求,有20%將會投向中國,而且是燃氣相關的。另外一個領域,是蒸汽。中國現在排放的標準和準則是全世界最嚴格的。全世界的電力當中,有40%是蒸汽煤炭的電力,這當中,有65%到70%是來自中國。”斯蒂夫?伯茲表示。
在可再生能源領域,GE為華能集團的大理龍泉風電項目提供了55組2.75-120智能風機,總裝機容量為151MW。通過安裝在風機上的傳感器,風場可以預測未來30分鐘的風況,電網運營商可以借此提前判斷是否需要提前補充電力。
在GE的能源版圖中,另外一項技術的研究一直在推進——數字化的油氣儲運系統。“未來,針對油氣管道的管理、檢測都可以通過傳感器時時完成,最大程度上降低儲運系統的人工成本,并提高效率。”
斯蒂夫?伯茲告訴記者:“未來發電系統的增長,GE研發的重點是針對傳統能源在數字化能源系統中以最佳方式協調工作的解決方案。”
而在未來的研發中,數字化的能源系統,更低損失、靈活電力轉化技術、油氣儲運技術、離岸的輸電技術等,都會成為未來GE研發中的重要部分。GE計劃這些創新將融合在一起應用到能源系統中。當然,這還只是理想化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