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中國二重的光輝歷史和優質資產,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二重重裝)登陸資本市場將為未來發展掀開新的篇章。作為中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這不僅意味著公司將為廣大投資者帶來穩定的回報,更預示著公司將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二重重裝承繼了中國二重(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除軍品生產外的全部主業資產,是我國最大的重型機械制造企業和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基地之一,居國內行業龍頭地位。公司以不斷創新突破國外技術壟斷和推動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為己任,以產業鏈延伸及整合、持續創新、先進裝備制造工藝為核心,對我國工業化進程和工業技術發展具有源頭促進作用。
歷經50余載發展和積累,公司見證了新中國重工業從無到有的光輝歷史,二重人以艱苦奮斗的作風、過硬的技術素養,多次創行業第一,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目前公司為我國的三大發電設備制造基地、大型鋼鐵企業和大型石化企業提供了數十項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出口到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公司先后有47項產品成為當時國內同類產品“第一”,并多次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光輝歷史鑄就濃厚積淀
公司繼承了中國二重的主要優質資產,前身為中國二重下屬的重裝公司。2007年9月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毓晒蓶|中國二重是國務院國資委直屬的大型央企集團,始建于1958年,1971年全面投產。中國二重是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重大技術裝備的國有重點骨干企業。1993年中國二重被國家確定為全國120家試點企業集團,1995年被國家確定為57家計劃單列企業集團,1999年被中央列為53戶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點骨干企業,是中國21家重大裝備國產化基地之一,2008年被科學技術部、國務院國資委和全國總工會確定為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
秉承中國二重的優良傳統,公司堅持創新、不斷突破,取得了一項又一項的驕人榮譽。在重型技術裝備領域,公司擁有與中厚板軋線和熱連軋線裝備相關的主機、矯直機、滾切式雙邊剪、定尺剪、熱卷箱、卷取機等關鍵配套設備的數十項自主知識產權,實現了自主設計、制造、指導用戶調試達產的工程總包的突破,其技術水平在國內居領先地位,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公司擁有的中厚板裝備技術可與發達國家跨國公司抗衡,在某些領域的裝機水平甚至超過了國外先進水平。
在大型鑄鍛件領域,憑借厚重的技術積累,二重重裝不斷打破國外廠商的壟斷,為核心部件的國產化添磚加瓦。公司是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大型鑄鍛件分會的理事長單位,大型鑄鍛件國家和行業標準的歸口和起草組織單位,冶金用大型十字萬向節軸和鼓型齒聯軸器的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單位,擁有以專利技術為代表的大量核心制造技術。例如在核電承制方面,公司陸續攻克了CPR1000核島蒸汽發生器管板、水室封頭、反應堆壓力容器整體封頭、接管筒體等所有核級鍛件的關鍵制造技術,并成功完成全球首支AP1000核電主管道的研制,已獲得用于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AP1000主管到的制造合同;國內首家制造百萬千瓦級核電半速轉子,已成為國內當前最具整體突破核級鍛件成套供貨的重要企業之一。在風電鍛件方面,公司也掌握了風電主軸、增速箱等大型鍛件的關鍵制造技術,并形成了批量生產能力。
穩健成長開拓發展潛力
穩健高速的成長性使公司成為重型裝備行業的一大亮點。盡管遭受了冰雪災害、5·12汶川特大地震、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和全球金融危機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公司營業收入仍保持較快增長,實現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的正增長。財務數據顯示,2006-2008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1.6億元、54.6億元和7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1億元、4.1億元和3.5億元,收入復合增長率達34.24%。今年在全球經濟危機陰影仍未散去的背景下,2009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為35.6億元,創歷史同期最高。
從做大的角度來看,截至2009年9月30日的在手訂單數據顯示,公司在手訂單約為129.12億元,其中冶金設備類訂單約為35.08億元,占在手訂單的27.17%。電站設備、石化設備類訂單合計約75.08億元,占在手訂單的51.35%,清潔能源設備訂單已占據全部業務的半壁江山,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公司在優化產品結構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公司的業務結構與市場趨勢更加匹配,經營穩健性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