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tǒng)計,2016年我國煤電標桿上網電價最高的省份為廣東省,價格為0.4505元/千瓦時,最低的為寧夏自治區(qū),價格為0.2595元/千瓦時,全國超過0.4元/千瓦時的省份僅有7個,分別為廣東、廣西、海南、湖南、四川、上海和浙江,低于0.3元/千瓦時的省份有3個,分別為蒙西、甘肅和寧夏。其他省份都在0.3-0.4元之間。
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風電平均上網電價為0.594元/千瓦時,每千瓦時的平均補貼約為0.14元,毫無疑問,如果按照目前煤電的標桿上網電價收購風電,風電運營企業(yè)將全面陷入虧損。
當然,示范項目并非在全國推行,只是在一些特定的區(qū)域進行試驗。那么,西部地區(qū),尤其是“三北地區(qū)”申報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在“三北地區(qū)”,風資源好、項目平均造價低、限電嚴重,從一定程度上具備《通知》中的示范項目的元素。
但“三北地區(qū)”火電的平均上網電價非常低,以甘肅為例,該省煤電標桿上網電價僅為0.2978元/千瓦時,即使設備滿發(fā)、全額收購,每年發(fā)電小時超過3000小時,以這一電價核算,風電運營商盈利的空間也會非常之小。
而中東南部地區(qū),煤電標桿上網電價相對較高,但這些地區(qū)風資源較差、項目造價高,關鍵是這些地區(qū)目前并不限電,因此,在這些地區(qū)推行平價上網實驗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但如果在“三北地區(qū)”平價上網測試成功,企業(yè)有利可圖,那么將對中東部的風電企業(yè)形成無形的壓力——西部平價可行,東部既不限電,電價承受能力又強,哪有不接受平價的道理?
當然,風電平價上網是大勢所趨,任何一個依靠補貼的行業(yè)都不能長久持續(xù),在我國風電規(guī)模逐年擴大,可再生補貼基金缺口越來越大的背景下,推行平價上網測試可謂來得及時,但風電企業(yè)面臨的壓力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