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央視CCTV-2《對話》欄目重磅策劃“為中國實業代言”系列活動盛大開幕,欄目進駐中國實業最具標志性的中國鐵道博物館,邀請金風科技與中國中車、中國建材、中國黃金等知名企業,圍繞“中國制造如何打造世界名片”主題,共同為中國實業代言!
在《對話》特別節目“為中國實業代言”的錄制現場,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傾情講述了中國風電人堅守實業的初心與夢想:
“我從事風電事業今年剛好三十年,在我的創業過程中,我有著這樣的夢想:
第一個夢想:當我看到西方發達國家利用風能發電的時候,就在想,中國這么大,中國人什么時候也能利用風能發電,把更多的資源留給子孫后代?
經過十年的努力,第一個夢想實現了!但是所有機組全都靠國外進口,于是我有了第二個夢想:我們中國人能不能用我們自己的雙手造出屬于中國制造的風力發電機組?當我把這個想法告訴國外同行,他們都說,至少十年時間,你們造不出風力發電機組的葉片、發電機、偏航、齒輪箱和電控等核心五大部件!
但是今天,我可以很自豪的說,不僅這五大部件中國人制造出來了,而且我們金風科技制造的風電機組已銷往全球二十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澳大利亞等歐美發達國家,也在使用金風科技的風力發電設備!”
更令人的驕傲的是,我們運行在安第斯山脈的厄瓜多爾風電項目,以全年折合標準利用小時數超過5600小時、發電量超過9200萬度的優異成績,創造了世界風電史上的運行紀錄!”
武鋼董事長與央視的這次深度“對話“,不僅是他個人的夢想描述,也是風電人、金風人堅守實業初心、堅定制造創新、布局全球化戰略的體現。
一幅油畫折射出風電夢想與堅持的力量
這副名為“風能——戈壁曙光”的油畫,是新疆畫院黃建新老師為達坂城風電場所作。1989年,在現場環境惡劣、沒有吊裝工具的情況下,中國風電人硬是用6個月時間,安裝了13臺150kW和1臺100kW的風電機組,在中國新疆的戈壁灘上建起了中國第一個大型風電場——達坂城風電場。
油畫《風能——戈壁曙光》
雖然當時風電場只有14臺風機,但在風電場工作的金風人對跟畫家說,“這里以后將全部是風機,是一大片風電場”。于是,畫作插上了夢想的翅膀,畫中14臺機組變成了望不到邊的風電場。
讓夢想成為現實的正是這批風電人執著于新能源實業初心的力量,達坂城風電場已成為安裝了上千臺機組的風電場。
時任達坂城風電場廠長的武鋼與工作伙伴們
正是在達坂城這個簡陋不堪的小廠房里,中國風電機組實現了第一次突破——1999年,金風自主研發生產出了第一臺國產風機S600,通過了國家鑒定驗收;2003年1月,“600kW國產化風力發電機組研制”這一技術突破獲得了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風機國產化的成功是中國風電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跨越。
在實現了第一次的技術突破之后,金風科技推出直驅永磁技術路線,持續大力投入科研費用、持續推進技術創新,科技創新成果層出不窮。一臺金風科技出品的風力發電機組背后,蘊含著近2000項專利成果。
2011年和2012年金風科技連續兩年被美國麻省理工《技術評論》評為世界創新力企業50強。
安第斯山脈上的中國風電榜樣
金風科技厄瓜多爾風電項目創世界之最
這張圖片叫做“安第斯山脈上的風機”,安第斯山脈被稱作“南美洲脊梁”,縱貫厄瓜多爾國境中部。2011年,金風科技打敗諸多國際競爭對手,成功中標了厄瓜多爾的比略那哥風電場項目,這是厄瓜多爾內陸的第一個風電項目。這個風場使用了11臺金風科技1.5MW的風電機組,2015年全年的折合標準利用小時數超過5600小時,發電量超過9200萬度。在為厄瓜多爾帶來清潔電力、為業主創收的同時,也將推進中厄雙方在風電開發領域的深入合作。
這只是金風科技國際化發展的一個剪影。在踐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金風科技不斷打開了國際化新格局。截至2016年底,金風科技在全球累積裝機總量超過3800萬千瓦,2016年當年新增裝機659萬千瓦,全球排名第三。2016年國際收入超過16.8億元,海外累計裝機120萬kW,全球七大區域中心便捷高效的為客戶提供服務,海外項目足跡分布全球6大洲近20個國家。
這兩幅畫卷只是拼搏奮進中的中國風電人的小小縮影,如今,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正如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所言:“作為中國企業的一份子,我們會堅守實業初心、孜孜以求、不斷突破,讓全中國、全世界獲取到可靠、經濟、互聯互通和可持續的能源,譜寫未來能源的美好畫卷,為中國實業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