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神華而言,其上市公司的主要資產為煤炭、發電和港口運輸等,合并重組后,中國神華將整合國電旗下的煤炭資產,盡管與神華相比,國電煤炭資產量相對較小,但成立后的新集團,火電裝機將大大增強,這將大大拓展了中國神華的下游市場,在煤炭市場行情下行的時候,擁有世界第一火電裝機的集團,將是其最大的盈利砝碼。
目前低碳化發展已是大勢所趨,隨著節能減排的壓力越來越大,未來煤炭產業勢必走向下坡,因此,對中國神華而言,擁有大量的火電資產,將是中長期內對沖其風險的最好手段。
國電電力是國電旗下最核心的上市公司,作為整合主體,未來將承接新公司的火電資產。在中國煤電矛盾由來已久,從來都是水火不容,自2002年以來,雙方各有攻守,但總體而言,火電企業占據下風,煤炭企業相對強勢。兩集團合并之后,在集團層面,煤電矛盾從此消失,對國電電力而言,這將是歷史性的變革。
龍源電力其主要資產為風電(約1800萬千瓦),另有200多萬千瓦的火電裝機,不出意外,龍源旗下的火電資產將剝離出去,合并至國電電力,而國電電力旗下的超過500萬千瓦的風電裝機,將劃撥給龍源電力,對后者而言,這亦將是重大利好。
要知道,目前發電企業的盈利能力,風電是最好的電源品種之一(排在水電之后)。2016年全年,龍源電力貢獻利潤36億元人民幣,如果國電電力的風電劃撥與龍源,那么龍源電力每年將增加至少13億(2016年國電電力風電利潤)的凈利潤。未來如果把神華旗下的710萬千瓦風電資產也注入龍源,那么它又將增加至少17億(2016年神華新能源利潤)的凈利潤。龍源電力的想象空間可見一斑。
合并重組僅僅是第一步,按照通常的做法,重組后先將兩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的資產進行剝離和置換,之后進行集團層面的整合,然后再將未上市的資產進行注入。但對兩大集團而言,尤其是對其旗下的主要上市公司而言,將是難得的歷史性機遇。
(作者王高峰為《能源》雜志副總編輯,北京領航智庫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