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坯抵達前,計劃處上年11月就已經開始與制造部溝通,預留產能,汽機車間也多次召開動員會,有車間技術員、計劃員、一線操作工人,大家頭腦風暴一起想解決的對策。車間主任助理呂偉說到:“幾次開會討論下來,如果要大幅縮短加工時間,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兩臺機床同時加工,這樣理論上可以縮短一半的時間。”雖然大家對于這個想法紛紛點頭稱贊,但是有經驗的老師傅提出了顧慮,兩臺機床并非一模一樣,會存在一定的誤差,如果最后因為誤差而無法完成合缸,那造成的時間損失恐怕不是一兩個月能解決的。汽機車間的“智多星們”又想出了一條妙招:優(yōu)化工藝,增加一道工序,上立車把側面車平,如此便解決了因誤差而導致無法合缸的情況。
當大家滿心歡喜以為成功拿下這個“攔路虎”時,第二道難題又擺到了面前,從原本計劃的四個月縮短至兩個月的方案確實可行,但加工期間正好遇上元旦、春節(jié)兩個假期,特別是春節(jié)放假十天,這就意味著原本好不容易壓縮的時間又將延長半個月,為此,車間采用“人停機不停”的方案,三班制的所有員工都做足8小時,機床更是24小時不停歇,春節(jié)期間大家更是放棄休息,奮戰(zhàn)在一線,為縮短加工時間爭分奪秒。業(yè)主方在看到大家馬不停蹄為該項目奮戰(zhàn)時,立即豎起了大拇指。
燃機車間做了詳細的應急預案,車間主任陳富新說:“我們一路開辟綠色通道,原本只有常日班負責裝配環(huán)節(jié),而為了能在人手緊張的情況下在最短工期內完成總裝,車間采取了二班三運轉的方案,每班每天連班4小時,裝配24小時不中斷,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在汽缸到達燃機車間前,他們已與設計工藝部門多次探討,把總裝過程中的難點提前進行消化,并且優(yōu)化原本的裝配方法,做到一分鐘都不浪費。比如按照原先的裝配次序,上半汽缸接管焊好后進入總裝步序,這次采用先總裝找中,找中后利用整理的時間將上半汽缸運到冷焊車間進行焊接,燃機車間這段時間配準調整鍵和汽封環(huán)等零件尺寸,兩個步序同時進行,把焊接管的時間省了下來。
為了不讓在總裝環(huán)節(jié)產生的任何問題影響到加工周期,制造部每天下午3點都會聯(lián)合計劃、采購、設計等部門的負責人在燃機車間開現場會,總裝的過程中的難點、配套的零件是否能按期達到,都是會議的議題,而這也是陳富新到燃機車間以來第一次遇到這么緊張的工期。
全新機組的加工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何況是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更要確保不能出半點差錯,否則前功盡棄。車間師傅在加工過程中遇到難題時,馬上與技術部門反饋,設計師以最快速度趕到車間解決問題,以縮短部門間的溝通時間,做到實時溝通,將問題扼殺在搖籃里。汽機、燃機車間更是派出精兵強將,為高中壓缸順利完成加工保駕護航。
3月16日,當運有高中壓內缸的牽引車緩緩駛出廠房時,比原先業(yè)主的要求還提前了半個月。
一場接力賽,總路程是不變的,跑速快慢,交接棒質量的好壞,都會影響到比賽的結果。而在這次韶關項目中,上海電氣的通力合作,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爭時間,成為了沖向終點贏得勝利的關鍵所在。
據悉,截止今年年初,新型超臨界350MW汽輪機已獲得訂單27臺,共14個項目,新訂單遍布國內多省,包含廣東、安徽、河南、河北、山東、重慶、山西、陜西、寧夏、內蒙古等。上海電氣相信,韶關項目的順利執(zhí)行,將對后續(xù)其他項目有很好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