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發電量增速加速回升,火電生產快速恢復。月度發電設備利用小時逐步恢復到常年水平。電煤供需總體平衡,四季度變化較大。各級電網建設取得重大進展,1000千伏晉東南—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順利投產,已穩定運行一周年,世界第一個±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云南至廣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單極成功送電。全國聯網繼續推進,電網規模持續擴大??鐓^送電總量較快增長,三峽電廠送出略有減少。區域內“西電東送”高速增長。省間電力電量交換保持較快增長,進出口電量均有增加。
2009年,全社會用電量回升逐月加快,全年增速高于上年;第二產業用電逐步恢復,其它產業用電穩定增長;工業用電量逐月走高,重工業回升加快;重點行業用電全面復蘇,對全社會用電增長貢獻突出:黑色金屬冶煉行業用電率先快速回升,化工行業下半年用電持續好轉,有色金屬冶煉行業月度用電量連創新高,建材行業受金融危機影響的時間最短、實現正增長最早。紡織業、通用及專用設備制造業用電進入8月份開始轉正向好。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月度用電量基本處于正增長且逐月加速的態勢。電力彈性系數略有提高,由于2009年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生產回升更加明顯,對彈性系數的影響非常大,2009年全國電力消費彈性系數為0.69,比上年回升0.12。
2009年以來,在煤價同比大幅回落、發電量增速逐步轉正以及電價調整翹尾等利好因素作用下,電力行業利潤明顯回升,1-11月份,電力行業利潤總額891億元,但是全行業銷售利潤率3.16%,資產利潤率1.41%,明顯偏低。電網企業1-11月份,實現利潤63億元。但利潤在地區間分布極不均衡,江蘇、浙江、廣東三省火電企業利潤占全部火電利潤的73.75%;北京和廣東電力供應企業利潤是全部供應企業利潤的2.30倍,相當部分省份虧損嚴重。
《報告》就2010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進行了分析預測。
投資保持較大規模,結構繼續優化。預計2010年電源和電網投資預計都將在3300億元左右,全年全國電力投資完成額6600億元左右,少于2009年水平。
基建新增維持高水平。預計2010年全國全年基建新增裝機8500萬千瓦,其中,水電新增超過1500萬千瓦,火電新增5500萬千瓦,核電新增108萬千瓦,風電新增13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新增20萬千瓦。預計2010年年中,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將突破9億千瓦。2010年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在9.5億千瓦左右,其中,水電2.1億千瓦,火電7億千瓦,核電1016萬千瓦,并網風電3000萬千瓦。
電煤供需偏緊,價格上漲壓力很大。預計2010年全國電廠發電、供熱生產電煤消耗在16億噸左右。氣溫、來水仍有可能影響供需。
2009年,電力消費增速回升向好的勢頭已經基本形成。綜合判斷,預計2010年,全國電力消費增長勢頭將高于2009年,全年電力消費達到39700億千瓦時左右,以2009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快報為計算基數,全年電力消費同比增長9%,達到39700億千瓦時左右。預計全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將在4500小時左右,與2009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
2010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有余。受來水、電煤及天然氣供應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上海、江蘇、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慶等地區部分時段電力供需偏緊,可能存在一定的電力電量缺口。
《報告》對當前電力供需問題提出了建議:一是要轉變電力發展方式,推進行業科學發展。進一步加快電源結構調整力度,實現清潔發電;加大電網建設力度,實現電源電網協調發展;二是要逐步理順煤電關系,推進電價改革。努力做好當前的煤炭供應工作,加強國家對煤炭資源的調配力度,加強煤炭產運需協調,并適時啟動煤電聯動。在合理的電價機制形成過程中,繼續堅持煤電聯動的原則和機制,同時解決熱電價格長期倒掛的問題。加大需求側管理工作力度,發揮價格對需求的引導調節作用。加快資源型產品價格改革步伐;三是加強能源規劃與協調,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政府有關部門要綜合考慮煤電油運各種因素,做好“十二五”能源總體規劃,堅持電力適度超前發展,統籌解決能源布局的結構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