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華投資烏蘭風電項目創佳績,160臺機組88小時完成并網。
2018年4月的巴音烏蘭蘇木草場,還是滿眼的蕭颯之色。大群風機旋轉著的葉輪,成為這人煙稀少之地最靈動的存在。由邊陲小鎮川井蘇木,沿著一條起伏的縣級公路向西北直行,可以看到一個較為特別的風電場:它的風機更為挺拔,明顯大過周邊其他項目。
這里就是國華投資巴彥淖爾分公司烏蘭400兆瓦風電項目(以下簡稱烏蘭項目),一個已經并且還在創造多項第一的標桿風電場。
烏蘭項目地處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巴音烏蘭蘇木境內,總裝機容量為400兆瓦,共安裝有160臺金風科技GW109-2.5MW型風電機組。項目建設有一座220千伏升壓站,并通過單回220千伏線路接至白同開閉站。
“這個項目從開始建設就展現出了不俗。它不僅是蒙西電網一次性建成單體容量最大的風電場,也是從核準到建成周期最短的400兆瓦風電場。”一位了解該項目建設期情況的項目經理介紹。
據悉,烏蘭項目有效工期僅271天,而這只是烏蘭項目所獲得的階段性成果。
在順利簽訂風電場并網協議后,業主迅速組織金風科技等設備廠家、工程施工單位,為即將迎來的全場并網做好充足準備。這保證了烏蘭項目在隨后的調試并網過程中再創佳績。
“4月11日15時,并網工作開始第一步操作;20時,220V線路完成送電;4月12日凌晨2時38分,首臺機組受電,項目正式開始并網發電。”上述親歷了烏蘭項目并網過程的項目經理談到。
隨后,現場人員不畏辛勞,連夜奮戰,在88小時內完成了160臺風電機組變流器預熱與機組動調等一系列工作,實現了項目整場并網,這比相關計劃提前了13天。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能以這么短的時間完成如此大規模的項目并網,實屬不易。”一位了解風電建設的專家談道:“其經驗值得借鑒。”
那么,烏蘭項目能夠實現快速并網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方面,這與項目的高效管理密不可分。
4月11日以前,業主根據設備缺陷是否會影響送電,制定了消缺計劃;并組織各設備廠家,對集電線路、箱變、風電機組等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細致排查。這保障了送電之前就將絕大多數缺陷進行了完全消除,令全場具備送電條件。在并網過程中,業主還嚴格進行了安全管理、人工分配、技術交底等工作,使并網工作獲得高效開展。
另一方面,這與金風科技的機組性能、服務能力有關。
金風科技的機組可靠性強,并在出廠前就對部件與整機進行了多次測試,使其在現場完成安裝后,能夠簡化測試環節,實現機組“免調試”能力。同時,金風科技在安裝過程中嚴格管理,以保證每一臺機組的每一根連線都準確而牢固;并且通過細致地調試,在并網過程中,實現了機組“一鍵啟機”。
“金風科技依托自身全面而先進的服務能力培訓體系,將其團隊數十年來積累的豐富經驗,提煉與傳遞至每一個工程師,使他們具有高效的現場服務能力。”上述項目經理談道。
在國華投資烏蘭項目的并網過程中,金風科技從各地抽調了多名服務人員,并根據集電線路與機組設備的布置,進行人員的分工,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雖然這些工程師來自于各地,但他們均以標準化的安全操作,迅速完成了全場機組上電任務。
烏蘭項目以建成優質工程、示范工程、精品工程為目標,已經實現了多個方面的最佳水平。如今,88小時內實現全場并網,不僅為其盡可能多發、增發電量奠定了基礎,又令它取得了一項殊榮——400兆瓦風電項目并網速度最快的風電場。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述項目經理說:“目前烏蘭項目運行情況良好,相信它必將創造更多的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