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資本市場傳言華能將分拆風電上市的說法,全國人大代表、華能集團總經理曹培璽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現在正在做一些布局,需要進行統籌考慮,但并未完全確定。
今年2月有報道稱,華能集團計劃分拆風電業務在香港或者上海上市,估計募集資金10億~15億美元,并且已經委任中金公司、高盛、麥格理和摩根士丹利安排上市工作。
而華能集團旗下華能國際(7.47,0.04,0.54%)(00902.HK、600011.SH)在1月份通過A股和H股分別募集86億元和18億元資金,其中的大部分都會投入風電項目。不過,對于風電上市的具體進展,曹培璽謹慎地表示:“目前還在研究階段。”
據中電聯數據顯示,中央企業風電裝機容量占到全國總裝機容量的84.89%,其中五大發電集團占到81.67%。華能集團公司2008年底的風電裝機容量為112萬千瓦,占全國13.33%。
目前,華能集團主要是通過下屬華能新能源產業控股有限公司投資經營風電、水電等業務,該公司包括汕頭南澳風力發電、華能阜新風力發電、華能樂亭風力發電等企業。
曹培璽還表示,華能集團的目標是要打造堅強的產業鏈,搞好煤電運,把電作為核心,同時把煤做起來,保持電廠的煤炭供應并且保證成本,同時,搞好金融的資金支持和科技支撐。
煤炭價格一直是影響電企效益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煤炭價格一直保持高位運行,曹培璽表示,他希望能實現煤電聯動機制,解決現代發電企業所面臨的機制問題,但具體能否在今年有所突破,還要等待國家的政策。
根據華能國際此前發布的盈利預告,到2009年底為止,華能除了能實現扭虧為盈之外,凈利潤還將實現100%以上的增長。但曹培璽表示,2010年的業績形勢很難確定,因為煤價現在已經很高了,“煤價高對我們的影響很大”,而且經濟形勢的發展對電力需求的變化也是影響效益的一個重要方面,“后續怎么發展還要看情況”。
2008年,華能集團全資收購了新加坡大士能源,在整個2009年華能未做新的收購,對于海外并購的問題,曹培璽表示,海外并購已經成為華能的一貫戰略,目前還沒有真正接觸的對象,“現在主要是抓信息、找機遇,有了信息之后再論證和研究,根據情況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