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廣核新能源或公司”,港股代碼1811.HK)在香港召開2018年中期業績發布會,公布了公司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中廣核新能源總裁兼執行董事李亦倫、總會計師劉超、助理總裁兼公司秘書李健出席業績發布會。
中廣核新能源資產組合地理分布廣泛,業務范圍多元,分別坐落于韓國及國內11個省份、1個自治區及1個直轄市。
上半年業績
據中廣核新能源于2018年8月22日發布的中期業績公告顯示,公司2018年上半年收入為690.7百萬美元,較上年同期上升31.7%。
截至2018年6月30日
裝機容量
中廣核新能源權益裝機容量達5,080.5兆瓦,同比增加95.9兆瓦或1.9%,其中風電權益裝機容量1,308.8兆瓦,同比增長9.0%;太陽能權益裝機容量219.8兆瓦,同比增長10.5%。發電廠控股裝機容量達到4,296.8兆瓦。
發電量
中廣核新能源綜合發電項目凈發電量達6,359.5吉瓦時,較2017年上半年的4,970.6吉瓦時增加27.9%。其中風電項目及太陽能項目凈發電量分別為1,301.2吉瓦時及152.5吉瓦時,增長分別為36.2%及3.3%。
新增裝機容量
2018年上半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13.4兆瓦,其中包括安丘黃皿山風電項目(59.4兆瓦)、慶云棗園風電項目(44兆瓦);新增太陽能裝機容量10.5兆瓦,其中包括湖南長沙加加光伏項目(6兆瓦)。
積極應對市場,強化市場競爭力
2018年是“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一年,上半年,政府推進多項政策實施、試點工作啟動,能源體制改革將進入新高潮。在國內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過大的背景下,國家相繼推出風電518新政及光伏531新政,新政的發布意味著國家對風電、光伏產業的發展重新進行了頂層設計,標志著風電與光伏產業全面進入“去補貼、市場化”的新時代。政策變化同時帶來了機遇與挑戰,但從長遠來看,整個產業將進入一個健康良性的發展軌道。
公司將繼續緊隨政策,抓住行業機遇,加大分布式光伏與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力度,主動謀劃加快重返“三北”大基地,盯緊海上風電發展窗口期,搶資源、搶核準、搶電價。
緊抓安全質量管理,打造安全金字招牌
“安全第一、質量第一、追求卓越”是中廣核新能源的基本原則,本公司將進一步提升風電、太陽能發電業務的運維核心能力,同時進一步完善安全質量管理體系,打造中廣核安全文化金字招牌。
優質資產擬注入,未來發展可期
本公司擬注入資產,包括如東海上風電場、內蒙古鴻雁風電場、河北察北風電場、貴州龍里風電場等,為中廣核新能源擬注入優質資產提供保障,未來發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