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關注的2018國際能源變革論壇日前于蘇州舉行,遠景能源副總裁田慶軍在“可再生能源國際合作論壇”發言中強調,可再生能源發展不僅要
依靠技術創新降低成本,更需要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和國際化擴大市場,多管齊下更有利于解決可再生能源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
風電競價平價時代開啟之時,正是整個工業原材料成本處在不斷高企的時段,到目前國內風機原材料漲價超過20%。這種情況,設備廠商只能承受,更壞的情形是,風電行業在價格競爭方面不理性,低價導致的惡性競爭有失控的風險。田慶軍將此視為行業轉型之際的陣痛,整機廠商必須堅守行業底線,勇于承擔行業轉型的壓力和重擔,與行業一起度過這段艱難的歲月。“當開發商把成本壓力傳遞給我們的時候,我們很難傳遞下去,只能自己消化掉,建議整個產業鏈必須面對現實,共同分擔整機商應當承擔的成本壓力。”田慶軍表示,“關鍵時刻,作為整機廠商,面對當前甚至一段時間的困難期,遠景能源只能是砥礪前行,繼續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用適合和引領市場的技術成果改變當前的局面,為行業的生存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對于業界關注的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有兩方面的利好出現,一方面是電力體制改革的呼聲和行動比以往強烈,也有進程加快的跡象,這為整機廠商的堅守行業底線和價值注入了信心;另一方面是政策利好,《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及考核辦法(征求意見稿)》已經接連出了兩稿,歷時多年的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有望塵埃落定,這必將進一步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尤其利好度電成本占優的風電。
田慶軍希望配額制的出臺能真正落到實處,繼續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整個風電行業才能健康有序發展。他相信,隨著電力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和市場化交易規模的持續擴大,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風機接入電網,那時便是風電真正的春天。實際上,深化電力體制改也為新技術應用提供了更好的場景。比如用能源物聯網技術來解決分布式風電面臨的調度問題,還可以為電網提供調頻增值服務。
電力體制的改革,關乎著風電乃至整個可再生能源未來發展的命運。田慶軍強調,通過政策和流程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合作模式的創新,讓可再生能源產業鏈優化升級,以支撐可再生能源持續前行。田慶軍認為,隨著電力體制改革推進,未來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能源結構的調整以及電力供需關系的平衡都有望解決,屆時綠色能源將成為社會的主流能源。
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議賀信中強調,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領域。當前世界能源正發生復雜變化,而能源領域合作將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源優化、機遇共享,是中國風電國際化的最好路徑。
隨著全球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共識不斷增強,風電未來將在“一帶一路”國家能源電力系統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目前全球大部分國家還處在風電發展初期,很多國家還沒有風電,全球風電裝機前十名國家中除中國、印度和巴西外,全部為歐美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風電發展的空間巨大。據統計,東南亞五分之一的人口還嚴重缺電,未來電力需求不可限量,僅越南一個國家未來幾年就有500萬千瓦以上的風電裝機需求,這也為中國風電走出去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作為中國風電企業的龍頭企業,遠景能源有義務將自己成熟領先的技術和設備服務于“一帶一路”國家,將綠色能源推向世界。田慶軍強調,“用我們今天成熟的經驗和技術,還有國內強大的設計規劃能力,幫助能源發展中國家少走彎路,快速進入能源強國,這是中國‘一帶一路’的意義所在,也是我們整個行業價值創造和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