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12月2日24時,四川能投風電光伏板塊以47.92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實現年累計發電量達10.078億千瓦時,首次突破十億大關,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63%,創歷史新高。
四川能投自成立以來,就積極響應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的號召,于2011年11月成立了四川省能投風電開發有限公司,致力于四川省風能、太陽能開發利用。自2014年6月28日首批機組投產發電以來,能投集團風電、光伏累計發電量達25.17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00萬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裝機容量及年發電量均在四川新能源企業中名列前茅。
一年來,四川能投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按照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狠抓新能源開發,通過苦干、巧干、實干,新能源開發利用卓有成效,提前一個月就完成了既定年發電量目標。一是精維護,安全生產持續穩定。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要求,全面落實各級人員安全責任,切實做到安全閉環,不斷深入推進電力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及應急能力評估建設,對風場設備開展精細化設備治理工作和預知性檢修探索實踐工作,合理安排設備預試、檢修、維護等工作,將設備“問題治理”向“科學管理”目標持續推進,安全生產持續穩定。二是對標準,苦干實干出效益。持續深入推進指標對標管理,以風機故障時間、風機故障處理時間等指標對標管理為手段,定期組織《細則》考核分析,持續優化風功率預測,不斷提高預測準確率,減少考核,爭取獎勵,2018年,平均每臺風機定檢損失電量、風機故障停機時間及故障處理時間都同比減少,增發電量效果明顯。三是提速度,新項目提前貢獻電量。在會東雪山風電場建設中,大膽創新工程管理激勵和約束機制,有效調動了政府和各參建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克服了冰雪凝凍、漫長雨季等多重困難,僅九個半月實現了從開工到投產,11個半月實現了開工到全部機組投入商運的好成績,刷新了能投高山風電場的建設新記錄。提前完成工期目標,創造了發電量的新增長點。四是戰冰雪,抗冰保電減損失。年初,會東拉馬、魯南、魯北、綠蔭塘風電場遭受了自建設以來最為嚴重的持續低溫和冰凍天氣,風機全部停運,部分集電線路損壞。廣大干部員工上下齊心,克服了高海拔、高寒凍、能見度低等惡劣環境,打贏了一場抗冰保電的硬仗,在最短時間內搶險成功恢復發電,減少了電量損失。五是抓營銷,實現發電效益最大化。狠抓電力營銷,認真研判電力市場交易規則及考核細則,科學制定月度電量計劃,加強運行精細化管理,實現了年度考核電量正收益。
后續,四川能投將在新能源開發利用中,牢記建設生態文明企業的使命,持續為社會提供清潔的電能,向社會展示四川能投“負責任、有實力、可信賴”的國企擔當。以高質量發展,努力守護低碳、綠色、潔凈的生態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