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在風光平價上網的后補貼時代,提振信心已成當務之急。為促進風電光伏項目高質量發展,提高風電光伏發電的市場競爭力,今天(1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正式下發。明確鼓勵同時滿足“不要國家補貼、執行煤電標桿電價”兩大條件的風電光伏項目建設,這些項目不占用各省現有年度規模指標,作為各省風電光伏市場增量體現,優先享受通知內各項扶持政策。
除無國補外,仍享政策扶持
“風電光伏的補貼政策正在逐步退出,這是行業共識。此次提出的‘無補貼平價上網’政策,不是國家扶持力度的減弱,而是盡可能允許一些條件好的省份、一批有先進技術的企業,參與建設更多平價上網的風電光伏項目。與2020年之后的真正的平價上網相比,現階段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仍然享受除國補外一系列政策優惠措施,政策扶持窗口期到2020年止,尚有近兩年的時間可以申報。”在近日國家能源局前期溝通會上相關人士介紹。
在《通知》中,明確了在資源條件最優和市場消納條件保障度高的地區,由省級能源主管部門牽頭組織本地的平價上網項目和低價上網項目。指出只要此類不享受國家補貼、即使有省內補貼,也同樣可被視為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享受《通知》內政策扶持措施。但對風電、光伏發電監測預警地區則分級對待。其中,紅色地區不安排新的本地消納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橙色地區可選擇資源條件好的項目進行開發,對綠色地區則開放綠燈,自行開展項目。
同時,《通知》也對地方政府和電網提出約束要求。要求地方政府部門優化平價上網項目的投資環境,包括土地利用及相關稅收工作、取消要求投資建廠、采購省內產品等不利于市場公平競爭的規定,降低非光伏技術成本;要求電網企業落實接網工程建設責任,明確項目升壓站之外的接網全部配套工程均由省級電網企業負責。
20年購電合同,享核準時固定價格
受益《通知》中多重保障措施,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可安心鎖定長期穩定收益。目前,無補貼平價上網,一方面可以通過綠證交易的途徑獲得收益,初步測算,每度電收益在5分錢左右;另一方面,允許社會資本投資增量配電網、清潔能源消納產業園區、局域網、新能源微電網、能源互聯網等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以試點方式開展就近直接交易;同時減免接網及消納未涉及的上一電壓等級的輸電費,多舉措均切實減輕項目前期投入成本。
《通知》要求,無補貼平價上網也將享全額收購政策,由省級電網企業承擔收購責任。按項目核準時上網電價,與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單位簽訂長期固定電價購售電合同(不少于20年),不能要求此類項目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落實全額保障收購政策,如存在棄風棄光情況,將限發電量核定為可轉讓的有限發電計劃,可在全國范圍內參加發電權交易(轉讓)。同樣,利用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外送消納,優先輸送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送受端電網企業協商一致基礎上,與風電、光伏發電企業簽訂長期固定電價購售電合同(不少于20年)。對無補貼風電、光伏發電項目要嚴格落實優先上網和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不要求參與跨區電力市場化交易。
行業發展離開不金融的助力和有效監管。《通知》要求國家開發銀行和四大國有銀行長信金融支持方式,鼓勵項目通過發行企業債券進行融資;同時啟動動態完善能源消費總量考核支持機制。
政策倒逼加速平價上網
據記者了解,該文件歷時半年幾輪征求意見才正式出臺。從企業反饋的情況來看,“這對行業和企業都是利好政策,關鍵還是要看實施力度和落地情況,真正解決非技術成本問題是此類項目有效啟動的關鍵。”事實上,面對補貼拖欠、年度規模指標、去除非技術成本、保障全額收購等風電和光伏企業的主要訴求,國家一方面在積極抓緊兌現承諾;另一方面,也在矢志不渝地出臺平價上網扶持政策。從70.7萬千瓦平價項目的推動,到今日明文鼓勵無補貼平價上網風電光伏項目的建設,政府無一不是在向行業傳遞國家發展新能源行業的信心,護航2020年風光行業順利實現平價上網。
“長遠來看,不補貼是肯定的,國家補貼的關門時間也早已公布,不會出現國家補貼提前關閉的情況。該文件下發,也并非意味著有補貼的項目就沒有了,每年國家仍要下發獲得國補的規模政策,申請路徑延續之前。”上述能源局人士進一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