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我國首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輸電壓力,河西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和國內首個大型集群風電智能控制系統相繼開建和應用,但因西北消納電力能力有限,業內專家呼吁批準建設連通東部的特高壓電網輸送風電。
河西建設我國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酒泉地區風能資源豐富,據初步測算,風能利用面積約為1萬平方千米,可開發量約4000萬千瓦。近年來,隨著甘肅省委、省政府“建設河西風電基地、再造西部‘陸上三峽’”目標的提出,酒泉地區成為我國規劃建設的首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風電裝機容量劇增。
目前,河西地區一批風、光電項目正在抓緊建設,五大電企中的大唐、中電投、華能都在酒泉投建了風電機組,已建成風電裝機容量221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容量2.5兆瓦,預計2010年底將達到516萬千瓦。
大規模建設風電的酒泉地區距離蘭州負荷中心約1000千米,相當于甘肅蘭州到河南鄭州的距離,河西地區網架結構相對薄弱,常規電源調節能力十分有限,在這樣的地區建設千萬千瓦風電基地,對于全世界風電發展來說無疑是一次創舉。在河西風電基地建設突飛猛進的背景之下,風電上網的難題愈發突出……
我國風電機組缺乏調節能力
任何創舉都是一次挑戰,河西“風電走廊”的建設帶來的挑戰非常巨大。其一就是我國風電機組缺乏調節能力。
風電起步較早的丹麥、德國等歐洲國家,盡管風電總裝機比例較高,但全部是分散式并網。當風電規模較小時,風電機組性能的缺陷不足以構成對電網的嚴重威脅,但當風電規模越來越大,接入電壓等級越來越高,積沙成堆的效應就開始顯現。
美國近年來開始集中大規模開發風電,預計2030年將實現20%的電力由風電供應,但美國具有堅強電網,且風電機組性能優良。據美國通用公司介紹,他們的風電機組不僅具有零電壓穿越能力,而且還有一定容量的調峰、調頻和調壓能力。
“但我國的風機在裝機容量連續5年翻番的匆忙之間,風機制造商,尚來不及創新風機的性能,調峰的難題都留給了電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風電中心主任汪寧勃說。
為了降低風電對電網的沖擊,在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電網輸送能力,國家電網所屬甘肅省電力公司和中國電科院共同研發的國內首個大型集群風電智能控制系統在甘肅投入運行。
目前,酒泉地區風電場平均出力增幅可達14%。該系統投運后,甘肅電網已創出日風電出力567兆瓦、日發電量1072萬千瓦時的歷史最高記錄。
千萬千瓦風電基地面臨調峰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