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和全市領導干部會議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嵩縣縣委書記徐新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嵩縣將搶抓歷史機遇,著重“結合”“轉化”,全力做好“產業培育、新型城鎮化、脫貧攻堅、生態保護利用”四篇文章,在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中展現更大擔當、作出應有貢獻。
堅決完成高質量脫貧這一底線任務。立足全省深度貧困縣的基本縣情,堅持以高質量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對剩余貧困村、貧困人口及脫貧任務重的薄弱村實行掛牌督戰,攻克最后深度堡壘,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扎實開展“產業扶貧提質提效年”行動,夯實群眾增收基礎。對200個非貧困村安全飲水、道路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實現貧困村與非貧困村均衡發展。落實“四個不摘”,健全長效機制,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切實抓緊生態保護這一重中之重。按照“洛陽市南部生態涵養區”的發展定位,牢固樹立“生態興則嵩縣興”理念,狠抓伊河水生態及環陸渾湖治理、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集中清四亂、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土壤污染防治、國土綠化等工作,深化“百米河長制”,建立“河長+檢察長+警長”巡河機制,確保伊河、汝河、白河三條河流出境水質穩定達標,確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不斷增加,確保全縣土壤環境安全,筑牢伏牛山生態屏障,讓綠色成為嵩縣高質量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著力夯實產業培育這一戰略支撐。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大力實施文化旅游、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健康養老、高效農業等產業項目,不斷培育壯大嵩縣“222”現代產業體系。對產業集聚區,堅持以特色、畝產、生態論英雄,推動實現“二次創業”。加快車村抽水蓄能電站前期、熊耳山風電二期、泰勝風能等項目進度,實現新能源建設的重大突破。推進文旅融合,加快全域旅游建設,著力抓好伏牛山鄉村旅游文化示范帶,突出抓好伊尹文化傳承、二程故里提升、陸渾水庫紀念館建設、陸渾國家濕地公園文化提升等九大文旅工程,展示嵩縣深厚的歷史文化,講好黃河文化的“嵩縣故事”。
精心做好新型城鎮化這篇文章。圍繞“建設豫西山水生態城”目標定位,強化“規劃先行”,高標準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伊東新區重點地段城市設計、陸渾服務區周邊規劃及18個專項規劃;強化“建設提質”,著力實施45個“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項目,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深化“城市管理年”,持續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城鄉規劃、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一體化,構建以縣城為龍頭、中心鎮為節點、鄉村為腹地的縣域發展體系。
徐新表示,他們一定不辱使命、扛牢責任,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轉化為發展規劃和行動方案,實化為工作機制和推進措施,細化為重大項目和具體事項,一件件抓好落實,為加快建設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長極、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陽絢麗篇章貢獻強勁的“嵩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