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又忘穿救生背心了!”安裝工吳有才邊提醒工友邊將隱患上報“旮旯”系統,“老吳,你這個月都報了5條了,不成,我也得留心觀察,爭取超過你!”趕忙穿上救生背心的工友李長江下起了“戰書”。“好的好的,咱們現在互相監督。提醒你的時候也能順便提醒我自己。” 作為連續兩個月隱患上報積分的榜首,“旮旯”“鐵粉”吳有才頗有感觸:“咱干活沒了隱患,真心覺得安全感倍兒足!”

項目部員工上傳安全隱患圖片到gala安全隱患上報系統
“旮旯”系統原名“gala”系統,是中交三航局陽西沙扒海上風電項目部結合自身安全管理特點,以“高千”系統為藍本,自主升級打造的一款安全隱患上報系統。不占用過多手機內存,類似微信公眾號的界面,主打隱患上報功能,發現隱患、拍攝隱患、上報隱患系統、整改審批閉環,簡單四步,學習起來通俗易懂,操作起來方便快捷。“對于海上風電項目或者作業點分散的項目來說,都特別實用!”項目總監劉慶生介紹說。
項目部召開安全例會
“其實,原本只是為了方便安全員信息化管理,現在項目部不論海上陸上人手一個。”談起“gala”系統,安全主管周天俊成就感滿滿。陽西沙扒海上風電項目是三航局在廣東省的“頭號”海上風電工程,也是迄今為止江蘇分公司體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目前,項目部共需參與建設五期風機基礎及風機安裝施工,總投資達30億元。自去年6月開工至今,項目部經歷了國內最長、直徑最大、樁體最重的單樁施工,施工高峰期現場近300人作業,后續還將出現嵌巖基礎施工、風機安裝、導管架安裝、升壓站基礎施工等數個作業面同時施工的盛況,考慮到施工現場遠在離岸28海里的深海區域,海況又差,現場安全隱患整改閉合效率必定受到影響。“20多艘船只的設備臨建防護、500多號人員的作業安全一個都不能放過。”為此,項目部針對兼顧海陸安全管理同步的需求,設計推行了“gala”系統,一旦發現隱患,上報至系統,主要管理人員便能接收隱患信息,提出整改要求并靜待整改情況的反饋信息,完成閉環。“這個系統就像是一個凈化器,把隱患扔進去‘回爐重造’后就凈化為合規,大家都戲稱是把隱患丟進了犄角旮旯。”“gala”系統的“旮旯”諧音梗因此而生。
安全生產檢查隱患排查治理臺賬
推行之初,隱患上報的時效性是顯著提高了,但整改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現場工人常常是前腳整改,后腳就忘,來回往復,治標不治本。”這是來自一線安全員方紅波的“用戶體驗”。“看來得想個法子,引起一線人員的重視,讓每個人都參與進來。”劉慶生在隨后的安全生產例會上集思廣益,最終項目部決定針對一線作業人員推出“積分換福利”政策來“吸粉”:凡是參與隱患上報的一線作業人員,上報一條隱患獲得積分2分,未及時整改的倒扣1分,違反相同安全規范2次及以上的,按實際次數倒扣1分。項目部將安排專人一月一統計,并于次月1日在系統首頁進行積分榜公示,積分可在每月兌換日到專人處兌換牙刷、牙膏、毛巾等生活用品。此外,季度榜首將相應獲得50分的額外獎勵。
新鮮的機制一經推出,大批現場作業人員便迅速被吸引成為“gala”的新“粉絲”,首月便有51條隱患通過“gala”上報整改審批閉環,人人管安全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