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3600MW!多個海上風電項目正式開工動態
2020-06-05
來源:海上風電觀察綜合
瀏覽數:543
1、廣東陽江1000MW海上風電項目開工6月4日,三峽新能源廣東省陽江市陽西沙扒三四五期海上風電項目正式開工。三峽新能源陽西沙扒
6月4日,三峽新能源廣東省陽江市陽西沙扒三四五期海上風電項目正式開工。三峽新能源陽西沙扒三四五期海上風電項目由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是粵港澳大灣區重點綠色能源項目,建成后,對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結構具有積極意義。交通運輸部廣州打撈局總承包該項目風電機組基礎施工項目第三標段。三峽新能源陽西沙扒三四五期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000兆瓦。其中,三期、四期、五期裝機容量分別為400MW、300MW和300MW。此次先期開工的四期項目共安裝43臺單機容量為7兆瓦的抗臺風型海上風力發電機組。風機基礎采用大直徑四樁導管架基礎,管樁直徑3.5米~4.5米,是目前國內直徑最大的四樁導管架基礎。2、江蘇如東800MW海上風電項目(H4、H7)工程開工5月28日,江蘇海上風電公司在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實的情況下,堅持"超前領先一公里"理念,搶抓開工,順利完成如東800MW海上風電項目(H4、H7)工程開工任務。該項目的開工建設標志著江蘇公司朝著打造南通百萬千瓦海上風電基地項目的宏偉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是繼江蘇濱海南H3#300MW海上風電項目2020年4月18日全面復工并高效完成首臺風機吊裝后,江蘇公司完成集團公司"保二爭一"大考和實現工程建設"反脆弱"成長取得的又一項重要成果。江蘇如東H4、H7兩個項目裝機規模均為400MW,分別布置100臺單機容量4MW的風力發電機組,規劃海域面積共計130平方公里,風場中心離岸距離分別為35公里、65公里,平均水深分別約16米、19米,各配套建設一座220kV海上升壓站和陸上集控中心,預計2021年底實現全容量投產,年上網電量約25億千瓦時,對促進集團公司綠色發展、加快推進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企業具有重要意義。統籌兼顧,堅持"兩手抓、兩不誤"。按照集團公司和江蘇公司要求,海上風電公司咬定全年經營發展目標任務不動搖。在扎實抓好當前疫情防控的同時,堅持貫徹集團公司"堅定全年目標不能變、各項任務不能減"的工作原則,客觀研判疫情對年度重大目標的影響,轉換工作思路、制定特殊舉措、層層分解壓實責任。最終以精準的舉措、務實的作風,打好了濱海南H3#項目的復工戰、如東800MW項目的開工戰。不等不靠,打響復工"第一槍"。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面對空前的疫情防控壓力,公司不等不靠,緊扣關鍵環節不放松,克服諸多不利因素,在疫情最嚴重期間順利完成了如東主體工程EPC招標,開創集團公司線上開標的先河;超前謀劃,縮短了采購進場、排產制造、裝船發運等供貨周期;精心組織,完成了沉樁施工專項施工方案的內部評審及外部專家評審;多措并舉,鎖定了管樁制造和海上施工船機資源;篳路藍縷,全面推動了各項合規手續的辦理進度。創新創造,拉滿工程"進度條"。如東項目EPC總承包評標完成后,該公司積極與江蘇公司和集團公司溝通,協調集團第一時間定標,同時做好EPC總承包合同談判簽訂的準備工作,提前編制準備好EPC總承包合同文本。在2月24日中標通知書發出后的第一時間與中標人取得聯系并召開視頻會議進行合同談判,經過多輪磋商、談判,于3月13日完成了合同談判及審批。為了加快合同簽訂進度,公司安排專人專車、攜帶合同文本到總承包聯合體各單位進行合同簽字用印,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EPC總承包合同的簽訂。勠力同心,進入發展"快車道"。面對國內海上風電資源開發競爭激烈和國家能源政策變化的復雜形勢,該公司緊緊圍繞集團公司"積極穩妥發展海上風電,確保進入行業第一梯隊,逐步實現世界一流"的海上風電產業發展戰略,按照江蘇公司"投產一批、在建一批、儲備一批"滾動開發的海上風電發展思路,充分發揮JYKJ管理體系作用,深入踐行"124"工作思路,落實"三聚一盯"發展規劃,把握"創新發展、揚長補短"全年工作主基調,扎實推進鹽城、南通兩個百萬千瓦海上風電基地建設。同時,緊盯"十四五"期間的海上風電資源規劃,積極對接省內沿海市縣發改能源主管部門和主機供應商、地方納稅大戶,為海上風電的可持續發展謀篇布局,力爭再創海上風電發展新紀元,逐步構建海上風電核心競爭力。3、國內單體最大、啟東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正式開工!5月28日,由中交一航局承建的江蘇華威啟東H1、H2海上風電場項目完成首樁沉樁作業,標志著國內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啟東市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正式開工。據悉,該項目工程位于江蘇啟東近海海域,地質條件復雜,潮差大,可作業窗口期短。工程分為H1、H2、H3三個標段,總裝機容量超過800兆瓦。中交一航局江蘇啟東海上風電項目部具體負責H1、H2兩個標段的施工任務,此工程離岸距離40公里,包括84臺大兆瓦風機基礎施工及風機安裝施工任務。連月來,項目部克服疫情影響,從人員配備、船機確定、物料商選擇、施工方案制定等諸多方面提前部署,并針對此次沉樁作業,組織團隊深入研究了風向、水流、潮位、地質等因素對沉樁作業的影響,制定了專項施工方案及多項輔助措施和應急預案,確保首根單樁沉樁順利。此次沉樁成功的“定海神針”長75米、重931噸、直徑6.5—7.48米。全體人員于5月25日正式進場,經過充分準備,最終于5月28日12時38分打響沉樁第一錘。在隨后的沉樁施工過程中,項目部連續克服涌浪、陰雨、大霧等天氣,經過3小時的奮戰,累計打樁1537錘,最終高質量完成了此次沉樁任務。此次“啟東首樁”的順利完成,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和社會意義。據介紹,待項目建成后,年上網電量可達22億千瓦時,將超過啟東市全年用電量的一半(2019年啟東市全社會用電量為39.91億千萬時)。與傳統煤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7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2.8萬噸,減少灰渣29.6萬噸,減少煙塵144.1萬噸,節約淡水709.1萬立方米,并減少相應的廢水排放,社會環境效益明顯,同時對提振省市區域發展實力、加速構建新基建產業鏈意義重大。4、湛江外羅海上風電二期項目正式開工!安裝32臺 6.25MW風機
5月29日上午,湛江外羅海上風電二期項目正式開工,標志著廣東省湛江徐聞外羅海域風電項目建設正式拉開序幕。廣東粵電湛江外羅海上風電項目二期位于湛江市徐聞縣新寮島及外羅以東的近海海域,在外羅一期風電場址的東側。場址距離西側徐聞縣陸域的最近距離15km,最遠距離約 20km,與場址南側人工魚礁區最近距離約 6.2km,與南側徐聞大黃魚幼魚資源特別保護區的最近距離約 11.6km,與西南側外羅門水道潮流區的最近距離約 9.4km。本項目涉海面積約 23.22km2,規劃裝機容量為200MW,計劃安裝 32 臺單機容量 6.25MW的海上風力發電機組(風機編號為 FJ01#~FJ032#),同時配套建設 1 座 220kV 海上升壓站,陸地集控中心在廣東粵電湛江外羅海上項目陸上集控中心中擴建。近年來,廣東省高度重視海上風電發展,并將其作為建設海洋經濟強省、拓展藍色經濟空間、調整能源結構的重要抓手,提出了打造萬億級海上風電產業的戰略部署。本工程利用湛江海域海洋資源,開發寶貴的風能資源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本工程的建設增加了可再生能源在電網中的份額,對緩解電力供需矛盾和改善電源結構有重要的意義。建設該項目是貫徹落實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大力開發風力資源的政策,對全省風電事業有積極地推動作用日前,由駐津央企中交一航局總承包分公司和一公司共同承建的江蘇華威啟東H1、H2海上風電場項目完成啟東地區首根大直徑單樁沉樁作業,標志著國內單體容量最大、風機安裝種類最多的海上風電項目,正式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該項目工程位于啟東近海海域,地質條件復雜,潮差大,可作業窗口期短。工程分為H1、H2、H3三個標段,總裝機容量超過800兆瓦。中交一航局具體負責H1、H2兩個標段的施工任務,此工程中心離岸距離40公里,主要包括84臺大兆瓦風機基礎施工及風機安裝施工任務。項目建成后,預計年上網電量22億千瓦時,超過啟東市全年用電量的一半。
- 閱讀上文 >> 又一款新的浮式風電設計進入全面試驗階段!
- 閱讀下文 >> 中核機械完成新疆木壘風電工程首臺風機吊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