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在山東濟南落下帷幕。上海電氣風電集團總裁繆駿在會上發表了“海上風電的后補貼時代‘危’與‘機’”的主題演講。

上海電氣風電集團總裁繆駿
過去五年,中國海上風電累計到今年6月份裝機容量達到700萬千瓦,提前完成了全部的“十三五”規劃。上海電氣海上風電業務板塊在過去五年中獲得了長足發展,截止2019年底累計裝機近300萬千瓦。下一個五年,中國海上風電正式進入“后補貼時代”,市場是否會出現斷崖式下跌?海上風電“危”和“機”在哪里?
海上風電“三大挑戰”
繆駿認為,后補貼時代中國海上風電正面臨著“三大挑戰”。
一是全球最嚴苛的度電成本要求。如果補貼全面歸零,中國海上風電發展面臨的成本要求將會是全球最嚴苛的。以全球海上風電第一大國為例,英國對海上風電補貼電價約0.3元/度,平價范疇跟中國也大不一樣。風場前期勘測工作一般來說是由當地政府來承擔,電網建設也是由當地電網投資公司建設。
二是當前項目造價水平跟未來平價差距巨大。目前海上風電項目單位千瓦造價平均在16000元左右,今年因為施工成本的上漲影響達到17000元。由于現在施工船舶的成本更高,項目單位千瓦造價有可能還會更高。如果想實現平價,海上風電項目單位千瓦造價成本預計要下降到10000-13000元,下降幅度十分巨大。
三是時間緊迫。明年海上風電搶裝完成,如果2022年全面面臨平價的話,那么過渡到平價的時間也只有明年一年時間。如果有充足時間,整機廠商可以通過進一步創新發展、進一步完善推動平價,現在這個時間沒有了。
此外,非技術成本亟待降低、項目風險和投資期望都需要進一步控制、技術相對薄弱制約產業升級、產業鏈能力與開發需求不匹配等都是發展面臨的挑戰。
何以化“危”為“機”?
面對行業生死大考,海上風電如何破局化“危”為“機”呢?繆駿在會上給出了破解之法。
一是政策延續性??婒E認為,海上風電政策須有一定延續性,建議以微補貼、精準補貼代替高補貼、強補貼。這種補貼不需要延續太長時間、也不需要覆蓋多大范圍,而是從產業鏈角度精準實施,將補貼補到產業鏈最緊要處、短板處。此外還要減少政策不確定性,加強統籌協調機制,電網送出統一規劃,引入更多的資本來推動產業發展。
二是控制項目風險與投資期望。控制造價和提升發電量是酷快速實現平價的關鍵。如果沒有補貼,海上風電投資收益率預計將降低5%。若要保證海上風電投資吸引力就需要通過多種投資保障策略保證收益率。比如金融手段,如果貸款利率降低10%的收益率能夠提升0.63%;貸款年限延長到20年收益率能夠提升0.76%。比如技術手段,提高風電機組的發電性能和可靠性能,通過發電量提升來彌補投資收益。
三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中國海上風電有其獨特特色,絕不能盲從歐洲。我們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在不同的海域選擇不同的產品、不同的解決方案,不能盲目地追求大,不能盲目地追求新。成熟的機型可靠性也高,在25年全生命周期里影響將是巨大的。隨著海上風電向深遠海發展,成熟可靠性影響也將愈發突出。
四是規?;_發送出最優解。隨著離岸距離越來越遠,風機單機容量越來越大,目前的送出等級無法滿足未來海上風電開發的要求,在大規模開發和遠距離送出時,當風電場容量小于50萬千瓦,且離岸距離不超過140公里時交流送出的成本要低于柔性直流的成本;當風電場容量達到100萬千瓦級別時,超過100公里的風電場選用柔性直流相比交流送出更具經濟性。
五是吊裝能力。吊裝能力是制約海上風電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據統計,目前中國已下水的吊裝船共22艘,待下水的16艘。從吊裝船起重能力、輪轂中心高度匹配度等因素綜合分析,吊裝能力集中在5-7MW海上風電機組,其次是7-8MW,目前滿足10MW吊裝的總共僅為2艘。后補貼時代,降低度電成本是關鍵,我們一方面要提升吊裝能力,一方面要重視施工成本。如果選擇5-8MW風電機組,大多數吊裝船投資已經回本,進而使得施工成本有更大下降空間;如果選擇10MW以上風電機組,肯定會逼迫施工使用投資巨大、匯報周期長的大船,這樣必然會使得施工成本劇增。
六是統一規劃,確保海上風電有序開發。海上風電場開發還是要有一定的規模。例如,一個100萬千瓦的風電場,統一開發的話從前期勘測開始到全容量并網大概需要5年半時間;但是拆成三個項目,每個項目都要做前期的勘測、核準工作,時間需要再加長1年。這1年時間的額外投資增加,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做的工作。統一規劃,共建公用陸上集控中心、運營維護基地、送出工程等公用基礎設施,避免零散開發導致的工程前期重復,都能確保海上風電場有序開發,降低海上風電工程總造價。
七是海上Wind to X模式。從全球整體來看,海上風電尚未能實現平價,未來十年緊密圍繞度電成本構成要素實現降本仍然是主要發展目標,同時,制氫、海洋牧場、多能互補為海上風電提供了更多增收渠道;結合海上風電基地,打造風能、氫能、海水淡化、儲能及海洋牧場等多種能源或資源集成的海上“能源島”重大示范工程,為沿海城市同時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無污染的電、氫、淡水資源,同時利用儲能與海上風電實現多能互補。
海上風電平價是行業的一次鳳凰涅盤、浴火重生??婒E表示,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海上風電平價道路,全產業鏈高度協同、共生共榮打一場漂亮的攻堅戰。中國海上風電用十年走完了歐洲將近三十年的路,下個五年任重道遠,讓我們一起轉危為機、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