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風機制造巨頭們也十分重視中國市場,紛紛著手布局。Vestas稱今年將在中國風機制造業投資30億元,其V60-850千瓦型風機被界定為“一款專為中國市場量身訂制的風機”。年內還將成立中國海上風電業務辦公室。2009年5月22日,Siemens風力發電葉片(上海)有限公司高調進入中國海上風電市場,投資額達5.81億元。
風電設備企業爭搶海上風電
在享受市場增長利好的同時,如何保障穩定的毛利率是風電設備商面臨的大課題。
有行業人士表示,目前風電設備的價格已經接近底線,再下滑就有可能傷害到行業的正常發展。他說,目前國內風電設備生產存在“重數量不重質量”、“低價惡性競標”等令人擔憂的問題,風電場因設備出現質量問題而影響正常運轉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因此,風電場投資商采購設備時不宜僅看價格不重質量。
除了通過擴大規模、壓縮管理成本等傳統方式來降低成本,保證毛利率增長的同時,不少風電設備商將目光投向了有高毛利預期的海上風電市場。
相比較陸上風電設備市場的激烈競爭程度,海上風電的進入門檻要更高,同時其上網電價更高,可承受較高的設備成本,因此,市場進入者有望在起初一段時期內獲得較高的毛利率。這樣的共識也導致陸上風電設備商削尖腦袋進入海上風電的“競技場”。
然而,目前看來,金風科技和華銳等行業龍頭以其實力和品牌獲準入的可能性更大。包括金風科技在內的多家設備商已經做好了迎戰“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的準備。
風電設備下游企業雖然需求旺盛,特別是海上風電盛行,但無論是進入海上風電還是大力供應風電場,這都需要企業自身產品有更高的品質,只有先在自身上下功夫,才能成為真正的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