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訊:日前從上海電氣風電公司獲悉,其負責研發的單機容量達到3.6兆瓦的大型風機將在下月下線,這是目前國內單機容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成為上海電氣搶占海上風電市場制高點的重要籌碼。首臺3.6兆瓦海上風機下線后,將于今年8月被安裝在上海電氣風電的試驗風場。該試驗風場位于東海大橋邊。
3.6兆瓦風機葉片長達56米,風輪直徑達到116米,輪轂高度為90米。具有先進的防腐系統、優異的氣動性能,易于安裝維護。它是上海電氣自己培養的技術團隊獨立策劃、自主設計的大型風機,各項參數都達到目前國際領先水平。
作為風電行業后來者,上海電氣風電機組經歷了從引進技術到聯合設計、再到自主開發的過程。2006年,上海電氣風電引進德國1.25兆瓦技術,在消化吸收基礎上,第二年實現產業化。之后,上海電氣風電與另一家德國公司聯合開發適合中國地區臺風和低風速特點的2兆瓦機組,進一步積累了經驗、技術,培育了獨立研發團隊,為3.6兆瓦風機的研發打下基礎。
近年來,我國風電產業發展迅速。去年,中國內地新增裝機13803兆瓦,同比增長124%,占全球新增裝機總量的34.7%。累計裝機總量已達25805兆瓦,同比增長114%,僅次于美國位列世界第二。伴隨風電產業的發展,市場對風機容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上海風電、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東方電氣等一批企業,紛紛加入大型風機和海上風機的研發制造。面對激烈競爭,上海電氣抓緊擴大風電產能,其在臨港的制造基地已建成。該基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能形成1500臺年生產能力,并建有國內一流的風機整機測試系統。位于江蘇的第二基地也將于今年8月竣工。
專家表示,風電產業仍是一個高投入的行業,風力發電的成本依然大于火力發電。目前,火力發電每千瓦的上網電價在0.4元以下,而風力發電每千瓦的上網電價要0.51元 0.61元,海上風電的成本更高,上海東海大橋一期項目每千瓦上網電價為0.978元,但未來綜合優勢將逐漸顯現。眼下,風電產業要想快速發展,國家應給予一定的支持。
上海電氣風電預計明年銷售額達80億元,后年實現百億級產業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