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美國德克薩斯州遭遇大面積電荒,電力批發市場上電力價格超過了9美元/度,德克薩斯州電力可靠性委員會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電荒當下隨之而來的則是民生遭遇困境,居民用電取暖做飯出行都成了問題,400萬家庭長時間斷電,二十多人死亡,引發比較嚴重的災情。
深入分析此次德州因暴雪斷電的主要原因,除了遭遇極端天氣外,更重要的是德州電力結構設計出了問題。

除了用天然氣發電外,德州是美國風電和光伏裝機占比最大的地區,超過了30%。在此次極端寒潮中,風電和光伏設備全部停擺。
而由于此前的天然氣發電占比不能完全滿足需求,臨時增加的天然氣供電能力有限。于是就造成了電力短缺,出現了9美元的天價電價。
可以說美國德州此次遭遇電荒,給我國當前推動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一個警示。通過大力發展風電和光伏取代煤電,對電力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華爾街日報指出德州電荒“彰顯了減少天然氣和煤炭的愚蠢行為”,反過來理解也是對德州不切實際大規模發展風電和光伏的一個諷刺。

在我國提出碳中和目標后,風電和光伏產業聞風而動,大肆炒作碳中和概念,希望在2030年之后用風電和光伏完全取代煤電。
我國大規模的風電和光伏基地,基本上都在西北和邊疆省份,這些地區每年都會大概率遭遇極寒天氣,風電和光伏裝備停擺概率非常高。
應當說風電和光伏產業只談裝機,不談實際消納和電力安全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我們絕不能把用電安全寄托于風電和光伏。
當然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清潔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是大勢所趨。但是填補煤電去產能留下的用能空白不是風電和光伏,而是生物質發電。

除生物質發電與風電、光伏一起,被譽為非水可再生能源的三家架馬車。但是與風電和光伏相比,生物質發電是最穩定、最安全的可再生能源。
我國大部分的生物質熱電廠年安全運行超過7200小時,遠超煤電,更是風電和光伏無法比擬的。而且生物質發電的穩定性、可靠性可媲美煤電,實現無縫能源替代。
除了支持生物質發電,我們在煤電去產能的問題上要更加謹慎。因為生物熱電雖然可以替代煤電,但是其裝機規模普遍不大,只能作為能源補充。
煤電是我國電力安全的壓艙石,是中國大工業生產和民生用電的保障。美國德州大暴雪斷電、去年我國南方省份遭遇電荒告訴我們,在煤電去產能問題上我們要慎重。